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人带孙子酸甜苦辣(老人带孙的苦与烦)

老人带孙子酸甜苦辣(老人带孙的苦与烦)医生建议老人怨言:带孩子累得腰酸背痛,还要看人脸色指手画脚;子女太教条,只相信书上、网上说的道理,为何对我们一些带娃娃的方法如此排斥?“现在每天比上班还忙。”赵阿姨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小外孙转,看到好多老人在公园里唱歌、跳舞,真是非常羡慕老人的不解子女苦恼:老人对孩子习惯性事事代劳,处处迁就;批评一下孩子放声哭,老人一下子上来拦住,还说我们凶孩子

老人带孙子酸甜苦辣(老人带孙的苦与烦)(1)

老人带孙的苦与烦

养育观念的不同,和子女常常起矛盾体力和时间支出,无暇享受退休生活

老人的劳累

乔女士的妈妈在带孙辈前生活很丰富:上老年大学、参加同学会、约上朋友逛街买东西,如今一周带孙辈5天,同时还得做饭、打扫卫生

“现在每天比上班还忙。”赵阿姨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小外孙转,看到好多老人在公园里唱歌、跳舞,真是非常羡慕

老人的不解

子女苦恼:老人对孩子习惯性事事代劳,处处迁就;批评一下孩子放声哭,老人一下子上来拦住,还说我们凶孩子

老人怨言:带孩子累得腰酸背痛,还要看人脸色指手画脚;子女太教条,只相信书上、网上说的道理,为何对我们一些带娃娃的方法如此排斥?

医生建议

1 每个人在家庭中都会身兼几种角色,要懂得适时变换角色;子女应允许老人对孙子适当的疼爱,老人也应理解子女对孩子的教养。

2 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应该以父母为主,孩子能从母亲的温情教育中获得安全感,从父亲那里则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

为什么外国老人不带孙子?

一位中国女士从国外回来探亲顺便带自己的外国婆婆来旅游,而这位女士的两个孩子都是由自己带着,她的婆婆则相当潇洒,退休后每隔半年去一个新的地方旅游居住,对人生也有了相当深刻的感悟。而来到中国看到大部分中国老人都在带孙子,让这位外国婆婆相当震惊,她表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在英国,一般妈妈生完孩子后就会离职,在家里当全职妈妈,直到孩子10-12岁再重新工作。

而他们的老人也从不轻易打搅年轻人的生活。对于年轻人的育儿,他们一般也只充当参谋提供建议,不轻易干涉年轻人的行为和方法。

为什么他们坚持要让母亲亲自带孩子?这位外国老太太说了三个原因:

1、孩子由母亲自己带,更利于成长

妈妈亲自养育孩子长大,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陪伴,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孩子养成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前提。

中国的留守儿童大多有性格上的缺陷,心理上更是感到十分孤单。赚钱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事,但孩子的长大却在瞬间。

如果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那几年,没有母亲的陪伴,缺失母爱,将是孩子一辈子都难以愈合的伤害。

除了母亲的角色, 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所以英国一般都有家庭日,在这天,爸爸什么也不干,就陪伴孩子玩耍、郊游或打橄榄球等。

2、隔代教育爆发矛盾和冲突

时代在发展,年轻人的观念也越发新潮,与老年人的想法肯定有所不同。这时,我们 中老年人不妨放一放手,要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隔代教育,多多少少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而放手,则不仅减少了这样的矛盾,而且自己也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去和朋友聊天、打牌、唱歌、跳舞,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要 多理解自己的父母,毕竟父母都是一片好心,在生活经验上,老人总归比年轻人更丰富一些。

3、外国老人都有晚年计划

中国的老人大多很空虚,有些老人退休后,从充满活力的一个人似乎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有些甚至一下子得了老人痴呆。

因为退休前,日子推着自己走,而退休后没有了后面“推”的动力,就像个没有方向感的飘零。没有了寄托,这时他们会变得敏感,甚至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寄托在年轻人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要性上面来。

而 外国老人则自己找乐子,自己安排晚年生活、旅游、写书,甚至只是在社区当义工,料理花园当个勤劳的园丁都能把小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这位外国老太太的说法,真的值得所有的中国爸妈、爷爷奶奶反思!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也给自己一份更轻松的晚年生活吧!

来源:网络综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