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二十年老店(探秘哈尔滨街边小店)
哈尔滨二十年老店(探秘哈尔滨街边小店)红江包子铺当初的老店现在已经拆迁,新店搬到了中华巴洛克那里,但是老食客说味道还是和原来一样,一个店开了35年,好的味道一直在传承。这家店之所以能在老道外这个好吃的众多的地界屹立35年,独家包子可出力不少,最少1屉起点,但是可以选择不同馅的。山东包子和排骨包子都超级大,里面的肉很实在。都是用提前卤过的肉当包子馅的,香气非常浓郁。三鲜馅非常的鲜,一口就能咬到馅,吃包子就是这样才能吃到爽,而且里面的汁超多的。肉段烧茄子绝对是一道刚柔并济的菜,肉段要炸到酥脆,茄子要烧到软烂。肉段的个头很大,外面只裹了薄薄的一层浆,肥瘦比例刚刚好,外表吃起来脆脆的。比起肉段,我更喜欢里面的茄子,烧完之后软软的,吸饱整道菜所有的精华。溜三样是一道传统的东北菜了,肥肠,猪肚和腰子经过厨师的手变成一道看着朴实但味道不普通的菜。肥肠和猪肚处理都非常干净,完全闻不到臭味。腰子也改过花刀,这样才能让味道更好的渗透进去。吃这种“
哈尔滨这地方,好吃的贼多。但有一些美食是你在攻略上轻易找不到的,这些店面都藏在小街小巷子的深处,有的门脸贼小,甚至连个招牌都没有。可能你从来都不会知道,在这样一个凋零破旧的街边小店里,竟然藏着嗷嗷好吃的美味!本周“味道龙江”,约上三五好友,街边小店接着走起。
仅靠一屉排骨包子,就屹立在老道外35年美食推荐人:我要吃肉肉
哈尔滨有许多传奇的老店,历经时间和食客的选择,依靠自身的味道传承至今。每一家店的历史都能出一部长篇小说。作为一个地道的哈尔滨人,也有很多我没去吃过的老店,本周要介绍的这家店在老道外开了35年,比我的年纪都大。据说做的一手地道的老式东北菜,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锅包肉绝对是东北餐桌上的霸主了,各家店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并且谁也不服谁。一上桌就闻到了淋过醋的香味,这道菜一定要趁热吃,这时候的口感和味道都最棒。一口咬下去能感受到肉的酥和酸甜的口味。
肉段烧茄子绝对是一道刚柔并济的菜,肉段要炸到酥脆,茄子要烧到软烂。肉段的个头很大,外面只裹了薄薄的一层浆,肥瘦比例刚刚好,外表吃起来脆脆的。比起肉段,我更喜欢里面的茄子,烧完之后软软的,吸饱整道菜所有的精华。
溜三样是一道传统的东北菜了,肥肠,猪肚和腰子经过厨师的手变成一道看着朴实但味道不普通的菜。肥肠和猪肚处理都非常干净,完全闻不到臭味。腰子也改过花刀,这样才能让味道更好的渗透进去。吃这种“重口味”的菜一点要吃一点蒜末解腻,而且加上蒜之后的味道也会得到升华。
卤汁豆腐,非常不起眼的一道小菜,但越是这样的菜越能给人惊喜,而且价格也很便宜。表面应该是用油煎过,然后用卤汁煮过之后有哏啾啾的口感,但是内里却又意外的嫩。吃到嘴里有那种焦焦的香味,而且还有卤味的汁水。
这家店之所以能在老道外这个好吃的众多的地界屹立35年,独家包子可出力不少,最少1屉起点,但是可以选择不同馅的。山东包子和排骨包子都超级大,里面的肉很实在。都是用提前卤过的肉当包子馅的,香气非常浓郁。三鲜馅非常的鲜,一口就能咬到馅,吃包子就是这样才能吃到爽,而且里面的汁超多的。
红江包子铺当初的老店现在已经拆迁,新店搬到了中华巴洛克那里,但是老食客说味道还是和原来一样,一个店开了35年,好的味道一直在传承。
美食推荐人:darkness1208
回口香位于道外区东莱街道德胜街。虽然吃过很多家的锅包肉,但他家还是在我心中排到了前三名,即使是吃饱了,但一瞅见就还想再吃两口。有人说锅包肉就得吃猪肉的,那是你没吃到他家的牛肉锅包肉。酱汁的酸甜度做的恰到好处,不甜腻也不会酸的倒牙。趁还冒热乎气的时候夹起来吃一口,感觉特别的酥软。即使是在旁边放了老半天,也依旧脆嫩有嚼劲。
第一次尝试吃扒牛肉,和羊肉条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牛肉条基本都是瘦肉,吃起来的口感有点像酱牛肉一样,特别筋道软烂。汤汁非常的浓稠,肉片都互相粘连在了一起,仅仅是蘸着汤就已经很好吃了,还能拉丝呢。吃了一半的时候才发现,牛肉底下还有蒜末和洋葱,卷在一块包着吃更有滋味哦。
老式水煎包。据说哈尔滨只剩他家这一家了。白白胖胖的水煎包,拿起来就感觉到特别的松软。包子的底部都被煎的刚好有一点点焦,酥脆而不硬。将包子皮咬开一小口,香味全都由此涌出,还没等吃,就已经忍不住的咽口水了。扒开后的肉馅更是诱人,还有汤汁不断的往外流。
内蒙古饮料“大窑”。正准备点饮料的时候,看到隔壁桌小孩在喝一大瓶没见过的饮料,好奇心促使我们也要了一瓶。老板说这是内蒙古的饮料,在别家吃饭还真没见过,颇有小时候的橙汁的味道。
在工大吃了10年,阿姨带着炸货搬到哈特门洞里美食推荐人:杏仁牛奶
一个贼冷的晚上,突然想吃热乎乎的鱼饼锅,还有酥香的炸猪排,就约了朋友老地方见,去吃我们吃了十几年的炸货店。
老店之前在桥东街,最近在哈特里面开了这家新店,味道依旧超棒,颜值上升了一大个台阶,说着韩式中文的老板有点可爱。各种油炸食品让人欲罢不能,三个人才花了130块,简直不要太撑啊。
新店也还在工大附近,晚上好几桌都是韩国人,还碰到了两个超级卡哇伊特别可爱的韩国小朋友。先上的辣白菜和小萝卜开开胃,还没上菜呢,差点就着茶水把小菜都吃光了。小萝卜特别清爽解腻,适合他家的各种炸货。
韩式便当。巨大的一个便当,里面内容超丰富,两个女孩子差不多可以吃一份,从炸货到小菜沙拉应有尽有。
最爱他家的各种炸货,皮儿薄肉嫩,炸火腿,鸡排,玉米肠,鱼丸。必须嫩到流汁,酥脆细腻才行。还有超爱的炸鸡腿,贴心地把顶端的骨头剃掉,吃的时候可以瞬间骨肉分离。
超豪华小菜里有我最喜欢的小银鱼花生,我朋友每次一定要把牛肉粒拌饭吃,超豪华的组合,会根据时令作出变换,每次来吃会有点不一样。
甜辣韩式炸年糕串。光看着菜名就流口水了,外皮炸得酥脆,中间糯叽叽的,甜辣味就没有哪个女孩子可以拒绝。我朋友专挑有点炸焦的地方吃,因为这种的外皮会有点起酥,特别香!
炸猪排饭是他家的招牌,在老店里一年四季都吃不腻的那种。口味更偏日式,炸到干香,好的猪排是感受不到油腻和油味的,中间的猪肉嫩到有汁水慢慢流出。味道比较清淡,更多的是炸猪排的肉香味。猪排本身的味道偏甜,上面淋了秘制酱料 蜂蜜芥末,蘸料则是比较清爽的糖醋酱。
海鲜鱼饼汤。超大一锅,天凉了之后最适合喝这个汤。海鲜熬制的汤底提味,海红和大虾增鲜,满满一锅的鱼饼,形状也特别可爱。吃之前一定要先喝一碗汤暖暖胃,味道咸鲜,特别舒服。
找个天朗气清或大雪纷飞的一天,约上朋友。进门来杯大麦茶,吃着最爱的炸猪排,再点份炸年糕,周围是温暖又絮叨的聊天声,汉语和韩语交织在一起,这一天就让我们慢慢地度过吧。
美食推荐人:嗯好好吃
这家小店名叫平安里,位置就在雷锋小学旁边的胡同里。店内环境更是简单,只有三张桌子供食客吃饭。因为我们来得晚,两张桌还放着需要提前做好的大盆土豆。吃饭期间看到大多数人都是买完带走吃,不禁好奇到底有什么魅力了。
石锅拌饭。与现在的石锅拌饭纯米不同,他家的米饭是小时候家里大人做的那种土豆泥饭,因为做起来费力,现在很少能吃到了。鸡蛋做成的流心状,更容易跟饭混合在一起。要特别说一下土豆泥是非常非常绵密的那种,可比饭包强多了。该有的海带、辣肉酱、蘑菇一样不少,这波回忆杀,我给满分。
咖喱土豆拌饭。分量超足的咖喱土豆把下面的米饭完全盖住了,用料方面一点不手抖,非常实惠。而且老板做的土豆吃起来都糯糯的,口感很棒。口重的同伴还买了一盒辣茄子酱配着咖喱饭吃,别说还真的挺配的。大家吃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搭配一下,味道很特别。
海带汤。没想到店内最荤的一道菜竟然是一道汤,里面藏着几个大块的鸡丝肉,不过没有一点油腥,全是新鲜海带的鲜亮味,赞。
咸菜白萝卜。下饭的小咸菜,被店家装了满满一盒。吃起来无敌脆,咬在嘴里都听不见别人说话的那种,味道不辣不呛,很招人喜欢。配着软糯的土豆泥饭一起吃下,就像是在家里吃饭的那种感觉。很简单,却能吃的自在,舒心。
店内的规矩都挺有意思:“喷香水的不准入内。”还是很尊重店家设定的条件,毕竟东西好吃啊。同伴说这家店她已经吃了十来年了,如果店继续开下去,可能还会有下一个十年。
这家小店专吃回忆里的老味道美食推荐人:嗯好好吃
在东北撸串下馆子,餐桌上一定会有三样东西,成打的啤酒、满桌的蒜瓣和各种豪爽的笑声。撸串的场子永远是那么热闹,满满的烟火气。出差了半个月的朋友一回哈就要找我们吃串,说外面的怎么吃都没这面香。单位旁边正好新开了个烤串,就选这儿搓一顿了。
店铺位于群力景江东路,名叫1978街边串。店里的装饰和店名相符,全是一些现在很难淘到的老物件了。楼上的包间也装修成七八十年代的风格,还有很多超用心的小细节,像是寻宝一样来看这家店,也是非常有意思了。
先说镇店三宝,一是碳烤扇贝王。从战斗民族运过来扇贝大到足以把整个手掌盖住,而且每一个都是活的,扇贝不仅从外表看着巨大,就连里面的肉都是非常实在,从切花的厚度就能看出来它的分量了。口重的我们选择蘸着特制的辣酱吃,但依旧能吃到海鲜那种特有的甜味儿。碳烤的火候刚好,吃起来也是哏啾啾的。
二是雀味鸡胗。别看肉质鸡胗小小的,里面的工序可是不少。先是用慢火最大限度的烘干肉质鸡胗自身的水分,才能保持食材自身的原味。吃起来颇有种小时候家雀的味道,根本停不下来。
三是烤驴板肠。平时都是吃猪大肠,这回赶个时髦来尝尝驴板肠,毕竟很少见。吃起来没有多余的异味,入口满是香味,而且还非常非常好嚼。
很多种烤串这家也是独一份。比如牛肉串燕翅。朋友要点燕翅都给我们说蒙了,以前可没吃过这个。上菜的时候还特意介绍说这是来自西藏的牦牛肉,感觉就像吃到宝一样。肉不仅大块还多汁好嚼,惹的我们后续又点了许多这个。
烤粉肠。来这吃串就会发现,自己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最爱的粉肠经过碳烤别有一番风味,想快点尝尝什么味道啦。店家自制的粉肠比直接买来的要放心很多,能吃出里面的真材实料。尤其是烧烤自带的香气,给烤粉肠加了很多分。
心管夹肉。肉不是一般的厚实,从图片就能看出来了。而且里面的肉肉并没有因为不是主角而放松自己的质量,反而出奇的香。
餐桌上的那些硬菜:酱香鸡骨架。金黄色的鸡骨架上来就几乎空盘了,吃它的人无外乎都被入味而不柴的鸡肉征服。问过后才知道这是农村的小笨鸡,经过先酱后熏的多个步骤,怪不得味道这么好。
瓦缸烧猪手。全场最佳非猪蹄莫属了,就算是吃到了店内的其他美食,但见到散发着焦香的猪蹄还是忍不住流口水。猪蹄经过提前脱骨,只留下了一根能嗦啰的小骨,可真是应了那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老话。笨猪肉软嫩筋道,比其他店的都要好吃许多。
麻辣毛肚锅。介绍毛肚锅的时候,服务生骄傲的说,后厨可是有一口专门熬制底料的大锅,里面足有十余种材料在里,怪不得有种特殊的香气在空中飘着呢。毛肚大片有弹性,因为秘制调料的关系则是更加入味。里面的牛肉也是不简单,在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还能这么软嫩,实在是下了不少功夫。
锡纸蚕蛹。下酒的菜来啦,可别小瞧了这个蚕蛹,除了焦香味剩下的就是辣!辣!辣!吸吮蚕蛹肉的同时,香辣的味道也一并入口,实在是太爽快了。每一粒蚕蛹肉都很饱满,吃起来特香。
锡纸脑花。朋友偏爱的脑花,跟锡纸蚕蛹的泰椒圈不同,这个里面的辣椒可是现炒出来,然后再把沸腾的热油浇在脑花上,别提有多香了。因其处理的干净,没有多余的味道,再加上爆出来的辣椒香,让人更加想多吃上两口。嘴里绵密的口感也非常欲罢不能,不愧是酒桌上的下酒神器。
锡纸娃娃菜。朋友张罗着说光吃肉可不行,非要再点一个娃娃菜,里面的蔬菜也是不少,什么胡萝卜、香菜、小辣椒都可全乎了。别说吃起来还真的挺解腻的,这菜点的没毛病。
冰菜。只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的冰菜在这也能吃到啦,吃起来微甜,里面的汁液在牙齿咀嚼之间也一并爆出,太神奇啦。
青春献给小酒桌。店内的酒很全,像是一个酒品超市,就连价格也跟超市的差不多,而且进口酒的种类也很多,大概有几十种。都很平价。可以放心大胆的可劲吃串,放肆喝酒啦。
虽然是刚开业的店铺,来的顾客可是不少,而且桌上都少不了啤酒的身影,看来除了东西好吃,平价的啤酒确实吸引到了这旮的东北大哥啊。感觉自己会一辈子都深爱着东北的烤串,和这熙熙攘攘的烟火气。 本报记者 李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