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修炼境界(儒释道学问到了最高境界就是从心所欲)
武侠修炼境界(儒释道学问到了最高境界就是从心所欲)
先知先觉的前提是才识与分寸,君子之言必有验!- 经世致用的文章是在政策之前的先知先觉,并不是在政策之后的马后炮。当然先知先觉的前提是才识与分寸。汉·扬雄《法言·问神》说: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远必有验乎近,大必有验乎小,微必有验乎著,无验而言之谓妄。一个人文章的见解是否应验,可以看一下它文章发布时间是否超前?是否有独知之虑,有高人之行?君子的言论一定会有所验证,无验而言之谓妄,君子妄乎?君子不妄也!
- 当今有名的哲学教授王德峰说了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出不出名是命中注定的,通过命理学,我很早就知道自己今日能出名。然而有很多有实力的人不一定有出名的命,一直默默无闻,但有的人实力一般,却能名声大噪!
-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徒有虚名、名不副实与怀才不遇的现象。李商隐说: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有才无命者有之,有命无才者亦有之!
- 实际上很多香港明星都承认这一点,刘德华说:我绝对相信有人比我更出色,比我更努力,只是没有机会,我只是运气上比较好一些!
-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不要说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最顶尖的学生做不到提出完全创新的观点,就是各个领域从事工作四、五十年的著名专家学者也难以做到!
- 做学问要有八风吹不动的强大内心才能不负始终,苏轼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之风。做学问不要管什么功名利禄,不要管什么毁誉荣辱。老子曰:山致其高而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泽流焉。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文子·上德》节选
- 我最喜欢的一个武侠人物是石破天,我感觉自己在性格等许多方面和他有些相似。
我以为武学到了最高境界,学问到了最高境界就是从心所欲!子曰: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到了七十岁学问智慧已经达到至高境界,博学而无所成名,从心所欲,一通百通,无可无不可!
- 石破天练成太玄经以后,对战贝海石,此时贝海石练成易筋经却依然被石破天完虐,贝某问:你这是用的什么武功?石破天说:我不懂,我只知道随心所欲!
- 解读:我不懂指的是我没有任何固定套路,没有知识定义上面的先入为主,随心所欲以达化境,是到达学问最高境界以后的智慧通达!
- 禅宗六祖慧能也是个不识字的人,但是慧能智慧极高,写出开悟四句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前言:《侠客行》里的石破天是个不识字的武学奇才,正因为他不识字所以才参悟了侠客岛的至高武学太玄经!
- 第一:没有任何知识定义上的先入为主,没有各种名家观点的束缚。
- 第二:天赋异禀,命理学来看:有慧根,八字有华盖星,特别聪明,非常创新,有奇思妙想,有开拓精神,在玄学或国学上有极高的天赋。
第三:庄子曰:志存高远,积厚持久,方成雄才大略!
志向远大,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坚持不懈,方能成就非凡才能与非常谋略! - 第四: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挫折磨难,在磨难中得到了智慧超越!
- 只有始终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不断关注并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才能最终有解决问题的思路。纵然不在其位,也要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今很多社会问题确实急切需要被解决,只有通过发声,才能让国家重视这些问题。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忧国忧民之心才会去主动地思考国家社会问题,有心的人就会留心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从而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人虽然在工作岗位上,但是他并不热爱这个工作,更不用心,所以他永远无法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干好一件事:第一是热爱,第二是用心!就一个“用心”二字,很少有人能做到尽善尽美!
- 很多本事,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很多的赤子之心,不是选拔考试能够考核出来的。很多人的能力,不是一张文凭就能评价的。只有直接用功劳,贡献,业绩,德行做考核才能更客观地评价人才,文凭只是知识的媒介,却不是本领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