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被保监接管:三年境外掷千亿的安邦如今被接管
安邦保险被保监接管:三年境外掷千亿的安邦如今被接管2017年6月9日,安邦董事长吴小晖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次日,保监会相关人士赴安邦集团开会。而其实,早在半年前,保监会就已经入驻安邦,吴小晖已经不能履职。依照法律规定,保监会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有关部门成立接管工作组,全面接管安邦集团经营管理,全权行使安邦集团三会一层职责。接管不改变安邦集团对外的债权债务关系。接管期间,接管工作组将依法履职,保持安邦集团稳定经营,依法保障保险消费者及各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保监会接管保险公司并非首例,早在2006年和2011年就有新华保险和中华联合保险两家先例。但不同的是,接管单位是保监会旗下机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境外大手笔
文|AI财经社 荆文静
编辑|鹿鸣
2月2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对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接管的公告,期限为一年。
公告显示,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 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 为保持安邦集团照常经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44条规定,中国保监会决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
依照法律规定,保监会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有关部门成立接管工作组,全面接管安邦集团经营管理,全权行使安邦集团三会一层职责。接管不改变安邦集团对外的债权债务关系。接管期间,接管工作组将依法履职,保持安邦集团稳定经营,依法保障保险消费者及各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保监会接管保险公司并非首例,早在2006年和2011年就有新华保险和中华联合保险两家先例。但不同的是,接管单位是保监会旗下机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境外大手笔
而其实,早在半年前,保监会就已经入驻安邦,吴小晖已经不能履职。
2017年6月9日,安邦董事长吴小晖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次日,保监会相关人士赴安邦集团开会。
6月13日,安邦保险集团在官网发表声明称,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已授权集团相关高管代为履行职务,集团经营状况一切正常。
回顾之前安邦高调的境外投资说,彼时便有分析人士认为,安邦或触及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超过总资产15%”的监管红线。
纵观2014年至2016年安邦的大手笔海外投资,可以略窥一二,粗略统计,安邦这三年至少在海外花掉了千亿元人民币。
2014年10月6日,安邦集团宣布以19.5亿美元(约合120亿元人民币)收购希尔顿集团旗下位于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4个月后,此次收购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安邦集团以每平方米约7.3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获纽约核心地标永久产权。
2014年12月16日 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2.19亿欧元(约合16.3亿元)收购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100%股权。
彼时的吴小晖可谓意气风发。2015年1月,吴小晖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旨在求贤纳士,“为什么安邦十年发展那么快?我们的决策流程是日结制”,“我们的效率非常高,而且跟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2015年2月16日,安邦集团宣布,正式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第二天,2月17日,安邦收购韩国东洋人寿并保持其上市地位。
2015年11月,安邦宣布将以每股26.80美元的价格,溢价28.9%的代价,收购美国信保人寿100%流通股股权,收购总额约1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
效率不可为不高。而物极必反,转眼2016年,吴小晖遭遇滑铁卢。
2016年3月,安邦斥资132亿美元(约人民币836亿元),与万豪集团竞购全球酒店业巨头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国际集团。3月31日深夜,安邦突然宣布撤回对喜达屋的收购要约。
紧接着,4月17日,美国年金与人寿保险商信保人寿公司(下称“信保人寿”)宣布,公司将终止与安邦的并购交易。
截止今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尚未收到安邦近期的偿付能力报告。根据2017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安邦人寿净现金流为-57.04亿元,而就在2016年底,这一数字为260亿元。
保监会接管新华中华已赚96亿
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会被接管?
《保险法》规定,当一家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时,监管部门可以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在监管中,如果发现保险公司“逾期未改正”,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还可以选派保险专业人员和指定该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员,组成整顿组,对公司进行“整顿”。
情形过于严重,才会使出杀手锏:接管。具体包括:1、公司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2、违反本法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可能严重危及或者已经严重危及公司的偿付能力的。
被接管的保险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同样,按照法律规定,保险公司在被接管期间,保监会可以对该公司直接负责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阻止出境,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财产等措施。
遭遇接管这一处罚的,安邦并非首例。
早在2007年,新华人寿就因为原董事长关国亮挪用公司资金130亿被接管。当时,保监会调查称,关国亮8年间共挪用公司资金130亿元,但在后续的庭审中,检方只指控关国亮涉嫌职务侵占300万元,挪用资金2.6亿元。
保险保障基金接管的具体操作路径是,先后购买了隆鑫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格林岛投资有限公司等所持的新华人寿股权,接手价格为5.99元/股,持股数约为4.6亿股,占新华人寿股权的38.815%,位居第一大股东。
2009年11月,保险保障基金“功成身退”。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宣布,将把新华人寿38.815%的股权整体转让给中央汇金公司。此次交易中,保险保障基金盈利12.5亿元。
脱离接管后,2011年,新华保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截止今日,股价报收55.08元,总市值1718.25亿。与7年前发行价23.25元相比,涨幅137%。
在当年,保监会再次出马,接管第二家保险公司。
2011年,中华联合保险因为公司巨额亏损和偿付能力不足被保险保障基金接管,并控股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持有约8.6亿股,持股比例为57.43%。
与新华保险接管方式稍有不同,这次保险保障基金采取渐进式管理救助措施。2007年中华联合保险被爆巨额亏损达64亿元。2009年5月,新疆兵团将其所持有的61%中华联合的股权交由保监会托管,保监会开始介入中华联合保险。2011年正式介入。2012年3月,保险保障基金再度斥60亿巨资增持中华联合财险股权,持股比例上升至91.49%。
最终在2016年,保监会批复同意保险保障基金将所持的30亿股股份转让给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20亿股股份转让给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0亿股股份转让给富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保障基金正式溢价退出。
2016年2月,保监会批复同意辽宁成大、中国中车和富邦人寿以总价格144.05亿元受让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中华联合60亿股股份,各自竞得30亿股、20亿股、10亿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9.60%、13.06%、6.53%。此次交易,保险保障基金盈利84亿元。
根据2017年6月,中华联合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的最大股东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01%,持股数量78.1亿股份。辽宁成大,中国中车,富邦人寿持股数量和持股比例未变。
从这两个案例来看,保监会接管之后,借助保险保障基金,通过阶段性控股方式来进行监管和资产重组,两次接管盈利达到96.5亿元。
与前两次案例不同的是,保监会这次是亲自上马。安邦,又该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