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宫养过鸡吗?战后日本皇族成被豢养的金丝雀
清朝皇宫养过鸡吗?战后日本皇族成被豢养的金丝雀只要一日生为皇族,就不能享有普通日本人所有的自由。某种意义上,战后整个日本皇室都像是被全体国民豢养的金丝雀。1947年脱离皇族的昭和天皇长女成子公主就提到,虽然战后日本社会一度物资短缺,生活艰苦,但是“能第一次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感受到普通人的喜悦,这让我倍感难得”。历经这一次宪法修改,日本天皇再无权力参政议政,甚至都不再拥有普通日本国民能够获得的天然权力。如天皇与皇族不能去民政部门登记户籍,只能在宫内厅保管的《皇统谱》中列上名字;如果要出国,也没有私人护照,只颁发“皇族”官职的公务护照。此外日本皇族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收养养子、婚姻自由、信教自由,如果觉得憋屈,想要脱离皇族,主要方式也如《皇室典范》第11条所说“须经皇室会议决议而离开皇族身份”。既然是“国民主权”,那么天皇也就不再具有“国家元首”地位,虽然仍然保留了“世袭”权(第2条),但天皇的国事行为必须要经过内阁批准,由内阁负责(第
文|萧西之水
历经二战,昭和天皇自然不可能再高坐“国家元首”之位了。
从进驻日本开始,关于制订新宪法的议论就逐步开始。驻日盟军认为《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一部“以普鲁士专制政治为父,以英国议会政治为母,由萨长接生婆接生的雌雄同体生物”。从这个定义里可以看出,美军希望的新宪法是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之上,剔除专制主义元素而成。1946年2月10日,驻日盟军总司令部根据麦克阿瑟提出的三条原则制订了宪法草案,最终这份草案经过少许修改与翻译调整而在当年11月3日获得通过。1947年5月3日,新的《日本国宪法》正式实行。
针对天皇的定位,美国人借鉴了1931年英国“西敏寺宪章”前言的一句话“王冠是联合王国所属国自由联合之象征(symbol)”,在第一条将日本天皇定为日本国与日本国民团结的“象征”。所谓“象征”,主要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含义:战后新日本的主权在全体国民,这意味着国民在物质层面上并不需要一个天皇作为凌驾其上的统治者,但在精神层面仍然需要一个日本国自我意识的“象征”,否则日本这个国家就有可能陷入分崩离析。
既然是“国民主权”,那么天皇也就不再具有“国家元首”地位,虽然仍然保留了“世袭”权(第2条),但天皇的国事行为必须要经过内阁批准,由内阁负责(第3条),与此同时“天皇只能根据本宪法行使国事相关行为,无权参与国政”(第4条)。换言之在新宪法体系下,天皇不再具有任何政治权力,国家最高统治权归于内阁总理大臣(首相)。而由于内阁总理大臣又必须由国会推举,国会又必须由国民选举,一个完善的英式代议制政府就此形成。
既然接受日本国民的供养,那么皇族人数就不能太多。1947年10月13日,根据皇室会议决议,除昭和天皇与三个弟弟(秩父宫、高松宫、三笠宫)的直系亲属以外,其他11宫家51名成员全部脱离皇族,成为平民。这一次“皇籍离脱”虽然显示出日本皇室的进步思潮,却也为日本皇室继嗣埋下了隐患,数十年过去以后,目前皇室只有一位未成年男性皇族(悠仁)。
至于皇室财产,新宪法也规定“皇室让渡、受让、赐予财产都必须经过国会决议”(第8条),同时“全部皇室财产属于国家,全部皇室费用必须计上预算并经国会决议”(第88条)。对比一下,英国王室拥有白金汉宫、温莎堡等私产,只是不能随意售卖,瑞典、荷兰等国也大抵相仿;亚洲的沙特阿拉伯等国君主更可以通过经营私产而获取收入,然而从法律上说,日本皇室却都没有私人财产,从一砖一瓦到一针一线全部属于国家。这还不算完,就在新宪法颁布的1947年,驻日美军又大举改革,将包括目前东京新宿御苑在内的17块、共计1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划出皇室财产范围,归入其他部门管辖。截至目前,全国的皇室财产只剩下15块、总计不足2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还有近一半面积是皇室陵墓。
历经这一次宪法修改,日本天皇再无权力参政议政,甚至都不再拥有普通日本国民能够获得的天然权力。如天皇与皇族不能去民政部门登记户籍,只能在宫内厅保管的《皇统谱》中列上名字;如果要出国,也没有私人护照,只颁发“皇族”官职的公务护照。此外日本皇族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收养养子、婚姻自由、信教自由,如果觉得憋屈,想要脱离皇族,主要方式也如《皇室典范》第11条所说“须经皇室会议决议而离开皇族身份”。
只要一日生为皇族,就不能享有普通日本人所有的自由。某种意义上,战后整个日本皇室都像是被全体国民豢养的金丝雀。1947年脱离皇族的昭和天皇长女成子公主就提到,虽然战后日本社会一度物资短缺,生活艰苦,但是“能第一次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感受到普通人的喜悦,这让我倍感难得”。
针对来之不易的和平,昭和天皇终于放下了自己执政前20年的称霸美梦,开始享受起平静的战后生活。日本战后经济迅速腾飞,诸如电视等各种新兴媒体也逐渐普及,但除去一些重要的仪式外,昭和天皇的后半生很少再出现在国民面前,从二战时期那个整天问来问去的“能动”天皇变成了一个诸事不闻的“静态”天皇。国民最常看到的影像,就是昭和天皇静立于皇居的某一株樱花旁,呆呆地望着远处。
直到1975年,昭和天皇才在出访美国的过程中开始接受记者采访。面对美国记者的激烈提问,昭和天皇似乎又回到了战前的老狐狸状态,接连以各种标准答案来应付各路记者。如被问到“为什么决定停战”,他便说“继续战争只会让国民进入更加悲惨的境地”;被问到“您是否参与到日本开战的决策过程中”,他又以《大日本帝国宪法》为幌子,提到“内阁会议的决定我可是不能推翻的”;而被问到“您如何看待自己的战争责任问题”时,昭和天皇干脆推说自己“没太听懂你的文学表达,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很明显,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昭和天皇依旧不敢明确提及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