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真的能月入过万么(职场快递员月入万元梦想下的苦与泪)
快递员真的能月入过万么(职场快递员月入万元梦想下的苦与泪)当然,技术变革带来的阵痛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技术的应用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快递员在奔忙于大街小巷的同时,也是时候抽出时间,好好考虑一下在大规模被替代前,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如果想继续留在这个行业里,今后该朝哪个方向走呢?其实再高端的智能机器也需要人去操控,去监督,去维护,以防止运作中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快递员依然存在,只是他们已不用开着快递车满城飞奔,而是在物流配送站拿着遥控器控制着无人机或者是无人车,在电脑上规划着最优的配送路线。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热的话题,那就是“996”,本来这是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吐槽,随着舆论的发酵,几乎成了全员参与的大讨论:有人说这违反了劳动法,应该咋样咋样的;也有人觉得只要加班费给到位了,一份劳动一份收获,自己觉得值就OK了;也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个观点不对,那个观点又不妥。而马云因为说了句有些道德不正确的实话,就被口诛笔伐。我很好奇,这些观点里
重庆的气候近来有些怪异:要么就热的人想脱一层皮才能凉快,要么就冷的恨不得在八月份把羽绒服裹上。前两天大雨倾盆,有个快递员冒雨给我把快递送过来了,今天下午,烈日当头,从网上买的一箱水果也顺利进门了,看着快递小哥穿着工作服,一脸汗水混合着一脸稚气,有些心疼,也有些无奈。由于快递行业属于体力劳动,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且工作强度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薪酬的成长空间和今后的职业发展上,也面临着诸多的瓶颈。
一、月入万元:博彩的套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中国的节日忽然变多了,“双十一”、“双十二”、“618”,在一波波网络旋风的推动下,间歇性的爆发着网络购物狂潮,而狂潮背后,数以亿计的快递包裹潮水般涌向各大快递公司,也催生了成千上万的快递“小哥”,他们构成了网购狂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是他们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穿梭,连接着商家和客户,让狂欢的果实进入了家家户户。
2018年北京大学的一项关于快递员生存现状的研究表明:快递从业人员的总体收入水平在国内出于中下档位,月平均工资在4000-5000元左右,部分快递员的月收入能够达到 8000-10000元,但这也只是个别现象(撇开地区差异)。然而在消费方面,快递员支出中占比最大的前三项分别是食品支出、房租水电煤等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这说明总体上快递员的消费类型还是属于基本的生存型消费,消费的层次较低。因为休息时间较少,所以休闲娱乐性消费所占比重较低。而每到电商大节日前夕,坊间就开始流传着快递员月收入过万的消息,就连网络的犄角旮旯里都会弹出这样的广告信息。可是只要你随便去问一个在快递行业干了1-2年的员工,他肯定会回复俩字:呵呵。其实,快递公司炒作的月入万元的招聘广告信息,跟行业的套路是一样,炒作的某某人中了500万的大奖,那只是在贩卖希望,贩卖预期而已,买的千千万万,可是真正中奖的比例是多高呢?从事快递工作的也是千千万万,可是真正能实现月薪过万的又有多少呢。不过客观来讲,快递行业工作属于体力劳动,对技术要求不高,行业门槛较低,社会需求量大,一般按件计费,多劳多得,工作也较为自由,所以即使不打出月入上万的招牌,按照现有的平均收入水平,也能够吸引没有大批劳动者入彀。
二、真假快递员:加盟的陷阱这几年,快递行业发展可谓风生水起,但是表面上的烈火烹油,繁花似锦,也掩盖不了背后资本的贪婪特性。为了实现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的目标,除了少数几个快递公司外,现在的大多数快递公司的运作方式都是通过加盟的模式来实现的:由快递公司总部负责总仓、分拨中心、干线运输、网络平台等资源,而揽件、收件则由各地各地其他加盟的快递公司来完成,加盟公司需要每年向总公司缴纳加盟费用,以及分摊某些部分的运营费用,由于加盟门槛普遍不高,甚至有两个人,有两台车,连上主网络就可以开干了,导致加盟的主体混杂,利益趋向不一致,而总部对加盟商的管控力度不够,导致快递人员工作条件普遍较差,社会保障不健全,甚至加盟商携款跑路的问题,而一旦出问题,普通的快递人员就会成为加盟模式下的牺牲品。大一点的加盟商,现在一般会采取劳务派遣的模式来招聘员工,快递员虽然穿着公司的服装,开着印有公司标记的快递送货车,但大部分却是劳务公司的人,而劳务公司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为快递员买齐“五险一金”的,而更多的非正规劳务公司纯粹成了快递公司和加盟商转移风险的手段。多数通过加盟形式进入这一行业的快递员,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会觉得工作和生活缺乏保障,平时不敢生病不说,送货期间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出现意外。穿着某快递公司工作服的,替这个公司在送货,替这个公司挨客户的责难,替公司节省着成本、提升着效率,最后却发现自己并不是这个公司的,这样的辛酸只有快递员懂。
三、996,一组奢侈的数字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热的话题,那就是“996”,本来这是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吐槽,随着舆论的发酵,几乎成了全员参与的大讨论:有人说这违反了劳动法,应该咋样咋样的;也有人觉得只要加班费给到位了,一份劳动一份收获,自己觉得值就OK了;也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个观点不对,那个观点又不妥。而马云因为说了句有些道德不正确的实话,就被口诛笔伐。我很好奇,这些观点里有没有一个是快递员认可的。在快递配送行业里面,他们的作息规律一般是这样一串数字“432”:四季无休、三餐不定、两腿不停,作为一名快递员,如果能在“996”的模式下工作,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一个快递员的一天基本上是这样的:早晨六点起床,多数情况下连早饭也顾不上吃,急忙赶到工作点,卸货、分货、装货,骑上电动车就马不停蹄地开始配送,晚上华灯初上,别人都已经在散步遛狗了,他们才能收工回家,遇到纠缠的客户,折腾到八九点也是常事儿。快递员每天高强度工作10小时以上属于业内的普遍现象,如果遇到节假日快件量猛增,其他人忙着网购狂欢,忙着过节,快递员就得忙着“过劫”,经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会下班。虽然现在很多快递公司都会有一天的休假,但是大多数快递员不愿意也不敢休假,因为休假一天就意味着少了一天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休息一天可能会导致快件大量积压,直接增加了第二天的工作量。我觉得快递员肯定没工夫来讨论“996”到底合不合理,加班费到底该怎么算,因为他们还在路上奔波着。
四、投诉:一招致命当前大多数快递企业都是采取“基本工资 绩效”的模式,为了赢得更多的订单,快递公司的采取的低价竞争模式,严重的压缩了快递从业人员的基本工资,而快递员要想达到较好的收入水平,只能通过增加配送量来实现。如果仅仅是这种单纯的收益模式,对快递员来说反而会简单很多,但是在这个考核模式之外,非要将商家、公司与客户之间的锲约责任强加到快递员身上,只要有客户投诉,一准是快递员背锅。作为快递员的业务考核指标,日配送量是通过超体能劳动和牺牲休息时间换取的。在“按件提成”的收入模式下,争分夺秒成了快递员的常态,因为对他们来说,多派送一个件,就代表着多一份收入,可是速度与质量对配送服务来说是难以平衡的,所以在强调速速的情况下,快递的服务质量必然有所下降。而且,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休息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人的情绪和工作的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快递员在没有获得充分休息的情况下强行超负荷工作,在与客户的沟通效果方面肯定也会大打折扣。另外,无论客户是对快递质量还是配送时效不满,习惯性的会把责任归到快递员身上,而不是商家产品问题或者快递公司的物流运输问题,由于直面客户,快递员就直接成为了客户责难的对象。商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产品评价,也会尽量把问题推到快递公司或者快递员的身上,而快递公司出于保护公司形象和追求利益的动机,在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索偿的时候,往往直接批评和处罚快递员,而快递员如果想继续干下去的话,还得忍着委屈,背着那些并非由于他们的过错而开出的罚单,去跟客户道歉。在“忙得脚不沾地”、“累得不想说话”的状态下,还需要保持优质的服务,对任何一个行业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所以在苛责别人的时候,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如果处在那种情况下会如何反应呢。
五、智能化:快递员的噩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地刷新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引发了新时代的“机器换人”现象。在物流领域,无论是亚马逊的智能仓储还是京东的无人仓储,从仓储、打包环节到运输、物流配送环节,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人工智能的身影,在物流的配送环节,以大数据、互联网为依托,亚马逊、阿里菜鸟、京东物流以及顺丰等企业均开始试验、尝试使用无人机、无人车进行配送,这是物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前进的结果,虽然由于安全隐患、政策缺失的问题,这些智能设备还在继续完善中,但这已是未来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人们看到的是效率的飞速提升和成本的急速下降,这是资本的呼唤和技术的狂欢,可这光鲜的背后,却有一群忧心忡忡的人。为了迎合发展的需要,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将会选择使用智能化设备来取代如快递员、拣货员之类的基层一线员工。虽然从伦理的角度来分析,用机器来完成这些强度大、重复性高的体力劳动的工作,是社会的进步,可是在没有解决这些岗位被取代后,原岗位上的这些人该何去何从前,一切进步的代价都是血淋淋的。虽然想象着今后在家动动鼠标就会有架无人家将快递通过阳台递到我们手中的的场面很科幻、很动人,可是再想想还有成千上万的快递员因为这动人的场景而在失业大军里苦苦挣扎,估计除了技术和资本外,没人能够兴奋起来了。
当然,技术变革带来的阵痛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技术的应用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快递员在奔忙于大街小巷的同时,也是时候抽出时间,好好考虑一下在大规模被替代前,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如果想继续留在这个行业里,今后该朝哪个方向走呢?其实再高端的智能机器也需要人去操控,去监督,去维护,以防止运作中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快递员依然存在,只是他们已不用开着快递车满城飞奔,而是在物流配送站拿着遥控器控制着无人机或者是无人车,在电脑上规划着最优的配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