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农村养老金发放年龄(襄阳这个地方的农村人能拿退休工资)
襄阳市农村养老金发放年龄(襄阳这个地方的农村人能拿退休工资)顺着村村通水泥路走进来,房前盛开的月季,爬满围墙的凌霄花,四处咯咯哒邀功的下蛋母鸡,彰显出祥和的农家生活。一架自制的竹秋千,吊在桃园旁,白里透红的桃子,争相从绿叶中挤出来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地和我们打着招呼。周贤明(前一)和美化庭院的师傅在交谈王湾社区,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山不高,却清秀;水不深,却养育着这一方的百姓。我们到这个社区来,是因为听说一个叫周贤明的小伙子,退伍后和家人定居襄阳,在几年后,放弃城市的高管工作,只身回到这里做社区副书记。王湾究竟是怎样的社区,能让一个拿着高薪的青壮年做出这样的决定?
6月的季节,桃红李黄,这个时节去枣阳,会遇见一树树缀满枝头的果香。
行高速至枣阳境内,随处可见“蟠桃园”,择王城出口而下,不过数里,便是枣阳市随阳管理区,辖区内的王湾社区,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说是社区,其实与枣阳其他农村一般无二,人们靠种地种果树为生,唯独不同的是,女50男60岁以后,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退休待遇。
王湾路边的桃园
王湾社区,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山不高,却清秀;水不深,却养育着这一方的百姓。
我们到这个社区来,是因为听说一个叫周贤明的小伙子,退伍后和家人定居襄阳,在几年后,放弃城市的高管工作,只身回到这里做社区副书记。
王湾究竟是怎样的社区,能让一个拿着高薪的青壮年做出这样的决定?
周贤明(前一)和美化庭院的师傅在交谈
顺着村村通水泥路走进来,房前盛开的月季,爬满围墙的凌霄花,四处咯咯哒邀功的下蛋母鸡,彰显出祥和的农家生活。一架自制的竹秋千,吊在桃园旁,白里透红的桃子,争相从绿叶中挤出来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地和我们打着招呼。
屋后一畦绿油油的蔬菜,正被几个手持砌刀的师傅,用红砖黑瓦围起来,宛若一池景观。一个身材健壮,脸色微黑的小伙子,和师傅比划着、商量着什么。
这个小伙子,便是周贤明。
王湾社区的退休老人
房舍旁几个聊天的老人,休闲自在,见有一群陌生人走来,并不好奇,反倒是我觉得奇怪,这样好的天气,怎么不到地里去忙碌?一位年纪稍长的大叔,旁边刚好一把空椅子,我遂坐下来,跟他聊天,老人说,村里满60岁到退休年龄,他年过80,早已退休,现在每月可领退休金2000多元。
农村退休老人,可月领2000多元?领退休金的前提是必须交了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方可领钱,农村不比城市,难道王湾社区家家富裕,人人都能交得起养老保险?
六月的王湾,瓜果飘香的季节
果然有交不起的家庭。村民周卫宏,妻子李经华常年有病,家里每年的劳作入不敷出,靠低保生活,境况十分困难,住的房子都是晴天漏风、雨天漏雨,更不用说交养老保险了。经过村里协商,多方筹措,给他家修好了房子,但房子只能遮风避雨,要想周卫宏夫妻走出困境,得有收入才行。
周卫宏是周贤明的帮扶对象,经过考察,周贤明考虑给周卫宏办一个小型养鸡场,一是就近创收,二是可以照顾妻子。办养鸡场需要投资,尽管村里将他家纳入精准扶贫范围,尽管养鸡场规模很小,预算下来仍有近4万元的缺口,为了让周卫宏家早日有收入,周贤明自掏腰包补缺口,帮他将鸡舍建起来。
周贤明替村民补交的费用证明
喂食、添水、打扫卫生、收鸡蛋,周卫宏一个人是手不住脚不闲,常常忙到连卖鸡蛋的时间都没有,鸡舍短时间内还没有盈利,等着鸡舍赚钱了买养老保险,显然是不可行。眼看李经华一天天接近退休的年龄,常年在医院住着,又没有退休金,到时候生活岂不更困难?周贤明心里一着急,又先行拿出钱来,分两次,一共帮她补了5万多元的养老保险。
可惜,我们未能见到正常饲养状态下的鸡舍。因为疫情,市场不景气,周卫宏执意要出门务工,等市场行情稍微好转,再回来继续打理他的鸡舍。周贤明帮他联系了广东一家工厂,并提供出行车费。周卫宏的爱人李经华尚在枣阳住院,病情和目前的精神状态不合适探望。好在今年,周贤明已经帮李经华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
杨安军的妻子
王湾社区分布在316国道两旁,从社区办公室出来,过马路沿路而行,可以听见一农家院内,羊群此起彼伏的叫声。
循声望去,室内有人,却并不开门,直到周贤明敲门,女主人认出周书记,方才开门让我们进去。
这家屋内挂着军属光荣的牌子,男主人杨安军是位退伍军人,他们也是周贤明的帮扶对象。
竞晖(右)向杨安军妻子交谈
几间粉刷一新的房子,连房门都还是新的,看这条件,养羊应该收入还不错。女主人神情略显呆滞,但思维还正常,她立即更正,这房子漏雨很久了,之前破旧漏雨,是周书记和村里领导帮忙操心修理,加盖房顶,粉刷了外墙,破旧的房门也换了新的,现在的房子里,夏天不炕,冬天保暖。
不光这,周书记还帮忙贷款2万元,帮她家办起了养殖,以前靠低保生活,缺钱得很。自从开始养殖,家里才有了收入,现在家里养羊35头,几十只鸡和鹅,外面地里还养着蜜蜂,刚刚老公外出,就是去地里侍弄蜂箱去了。
杨安军家养的羊子
女主人常年不断药,属特殊病种,享受医保。她怕见生人,但对周贤明书记却有着一种由衷的信任。目前杨安军家通过发展养殖,生活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第一期的贷款已经快还完,第二期5万元的无息贷款正在申请中,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交谈中,这个一直没有什么表情的女主人,脸上渐渐放松,后来甚至有了笑意,说,养羊不光是年底能卖钱,每头羊还能享受政府200元的产业扶持。有困难找周书记,我们一家记着书记的好呢!
杨昌宝带路去他的两个家
星星点点的小雨落了下来,路面有些湿滑。
国道上,我们遇见了路边行走的村民杨昌宝,他脊椎弯曲着,无法直立,是个残疾的孤寡老人,以至于这个59岁的男子在个子上不像一般的成年人。在我们的要求下,杨昌宝领着我们去看他的家。
那是一个怎样的家呀,不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因为那就是堰埂上,用茅草搭着的一个破草棚子,完全没有墙,睡在里面可以直接看见星星和月亮。杨昌宝说,他在这个又矮又热的棚子里住了二十年,下雪飘雪,下雨漏雨,又闷又潮还有臭虫。
杨昌宝住了20年的草棚
见我们满脸同情,杨昌宝变戏法一样,指着堰埂下面的一处砖瓦房子,说,那是我现在的家。
王湾社区是2018年由四个村合并后成立的,成立社区后,杨昌宝是周贤明的帮扶对象。经过村里领导班子协商,这个之前的提水站,改造后让杨昌宝搬了进去。
同行的竞晖,有着不一般的敏捷思维,她问杨昌宝:“这房子住着,跟你之前的房子比,怎样?”杨昌宝一连说了几个好。竞晖穷追不舍:“好在哪里?”杨昌宝一口气说:“下再大的雨,我这房子都不怕漏了,不光有自来水有电,我还有电视看呢,门前上坡的路段,周书记还操心给我修了一段防滑的水泥路。”
草棚内部
竞晖连连追问,像是为难周贤明一样,问:“这样的残疾人,你怎么帮扶?”周贤明声音不大,但有力:“先解决住房,再用低保金保证他能正常生活。介绍他做一些身体允许的工作,平常代养5只羊养,每只羊有200元的收入;鼓励他在堰埂上种艾蒿,收割了能卖钱;果子成熟季节,帮村民们采择,每天也有几十元的收入。杨昌宝无儿无女,也没有交过养老保险,不能跟其他村民一样享受退休待遇,明年1月份他60岁,按政策给他申请五保,让他能安享晚年。”
杨昌宝一脸的满足:“我享共产党的福哦。”
从堰埂上下来,我们的鞋子都沾满了重重的泥巴,怎么蹭,都蹭不干净,我抬头问这个80后的小伙子:“周书记,城里好好的柏油马路你不走,非得贴钱来这乡村走两脚泥巴?”
杨昌宝在新房前接受采访
话语不多的周贤明,有些不好意思:“我带到这里的十几万元,爱人李静是不知道的呢。”接着,又说:“我在部队受培养多年,不能只顾我的小家小康,我在这里出生,这里长大,对这里有特殊的感情,只有乡亲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我的心里才踏实。”
周贤明决定回王湾社区的时候,李静是不同意的,孩子刚上小学,家里一摊子事情,周贤明都帮不了。意见不一致,难免有冷战。后来妻子让步,得感谢岳父给妻子做的工作,岳父让李静要以大局为重,贤明带领乡亲们致富是大好事,要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杨昌宝在新房前接受采访
平时一周或者两周可以回市内家的周贤明,疫情期间,在王湾坚守到3月17号才回到家里。社区农户居住分散,采买、配送,特殊群体需登门查询,每天行走在路上。好在社区平安度过疫情,乡亲们身体健康,是对社区干部们最好的嘉奖。
乡道不宽,错车时,对向是下田劳作年轻人,他们很自然地跟贤明书记打着招呼,像邻居兄弟一般无拘无束。我问周贤明,现在衣食无忧,年轻人还自觉下地干活?周贤明说:“老年人老有所养,年轻人还是要多劳多得,不能让年轻人懈怠。目前桃树在本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下一步,计划考察外地的一种‘金果’,这种果子口感好,营养丰富,单个可卖几十元,目前还需要做土壤测试,如果可行,引进后将大大提高村民的收入。”
文字:屠瑞 摄影:周政 视频: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