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作用原理示意图:千年奇迹都江堰 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都江堰作用原理示意图:千年奇迹都江堰 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楚国幅员辽阔,堪称诸国之最,国力强盛不属于秦。为了消灭楚国,夺取天下,秦相司马错说出:“得巴蜀者,得天下”之语,认为秦国攻取巴蜀之后,不仅离楚国的巫郡只有一江之隔,而且还可以作为秦国的粮仓。因此公元前316年,秦攻巴蜀,得其国。Tips:秦始皇嬴政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都江堰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处,始建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完成于公元前248年。都江堰,从战国时代一直屹立至今,哺育着无数的巴蜀儿女,2000年的风霜不仅没让它腐朽风化,反而凝练出灿烂的光辉。它的修建早于坎儿井、大运河,晚于汉谟拉比渠、古埃及人的异教徒坝,但是留存至今并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设施,只有都江堰一个。都江堰工程耗时8年,建成之后集防洪、灌溉、水运等功能于一身,是一个综合性水利工程。Tips:都江堰是世界文化
水,柔能泽披万物,刚则涤荡人间。我国水资源发达,长江、黄河都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是过于发达的水资源也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烦恼,洪水事件频频发生。上古时期的一场大洪水,不仅使生灵涂炭,天地倒悬,还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让我们从部落时代快进到家天下时代。洪水,贯穿在我国的历史中,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可以说我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
Tips: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长久以来,治水的方法不外乎是“堵”与“疏”二字,即是筑堤坝或疏浚河道。但是在巴蜀之地,却出现了一个集疏浚、灌溉、防洪于一体的治水奇迹——都江堰。都江堰建造于战国时期,但是直到现在它仍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疏浚河流。是什么方法支撑它一直屹立在巴蜀河流之上两千年不变呢?
千年奇迹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都江堰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处,始建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完成于公元前248年。都江堰,从战国时代一直屹立至今,哺育着无数的巴蜀儿女,2000年的风霜不仅没让它腐朽风化,反而凝练出灿烂的光辉。它的修建早于坎儿井、大运河,晚于汉谟拉比渠、古埃及人的异教徒坝,但是留存至今并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设施,只有都江堰一个。都江堰工程耗时8年,建成之后集防洪、灌溉、水运等功能于一身,是一个综合性水利工程。
Tips: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修建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即战国争雄。战国时期,王室式微,群雄并起,中原之地战火连年,无数生民流离失所,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极度渴求和平统一。东方各国腐朽不堪,唯有西陲的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将星如雨,谋士如云,国家蒸蒸日上,东出之心,人人皆知。秦国依靠强大的武力,多次打败六国联军,但是他们还有一个老对手,楚国。
Tips:秦始皇嬴政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楚国幅员辽阔,堪称诸国之最,国力强盛不属于秦。为了消灭楚国,夺取天下,秦相司马错说出:“得巴蜀者,得天下”之语,认为秦国攻取巴蜀之后,不仅离楚国的巫郡只有一江之隔,而且还可以作为秦国的粮仓。因此公元前316年,秦攻巴蜀,得其国。
秦国夺取巴蜀之地后,本以为可以当做后备粮仓使用,但是却发现巴蜀之地,每到梅雨季节岷江就要发生大洪水。岷江位于长江上游,是其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岷江山脉之中,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形似新月,将成都平原包裹住。但是由于地势倾斜,导致岷江成为一条地上的悬河,从都江堰到成都平原这段河道高度差达273米。
Tips: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
因此在梅雨季节,成都平原是一片汪洋,所过之处哀鸿遍野。干旱时节,又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致使百姓死伤无算。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疫病,巴蜀之地可以说是祸患丛生。所以,要使巴蜀之地变成沃野千里、稻谷飘香的粮仓,为统一天下做好后勤,首要的就是治水。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秦王寻访贤达,将隐居在岷峨的奇人李冰任命为蜀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