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餐饮老板的两次危机:好多一夜回到了

餐饮老板的两次危机:好多一夜回到了当时小杜的亲朋好友都不支持他,认为投资过大,每月的固定资金成本还那么高,光是房租、水电费、员工薪水都接近50万了。投入一家餐厅花了小几百万,而且万达的租房合约近乎“霸王条款”,合同一年一签,业绩不行就退出,退出时又不能转让,装修及设备还要自行拆除,不听话不行,有几十万押金在别人手上。当时是2014年,第一家餐厅开在了小城租金最贵的万达商业广场室内步行街里,400多平的营业面积,月租金每平700元,每个月租金接近30万。万达的铺面是一房难求,找了关系还要排队,而且房租一次性交5个月,另外对品牌和装修都有硬性条件。加盟费花了50万,装修及整场设备又投了150万,员工招了40来个,小杜的餐厅开业了。

①小杜是80年代末的小伙子,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我,无条件写作#

毕业后小杜就到房地产公司上班,后来单干当起了小建筑商,盖了几年的房子。

在地产行业干了几年,小杜深感此行业的不易,甲方看似利润高,但风险性更高,小杜以前的几个老板大都进过监狱;做乙方也苦,先是求爷告奶找关系接工程,接到了工程又要垫资,工程完工几年了还在打官司要工程款。

痛定思痛,小杜就开车到成都、上海转了一大圈找商机,回到自己的三线小城就此干起了餐饮业。

当时是2014年,第一家餐厅开在了小城租金最贵的万达商业广场室内步行街里,400多平的营业面积,月租金每平700元,每个月租金接近30万。

万达的铺面是一房难求,找了关系还要排队,而且房租一次性交5个月,另外对品牌和装修都有硬性条件。

加盟费花了50万,装修及整场设备又投了150万,员工招了40来个,小杜的餐厅开业了。

投入一家餐厅花了小几百万,而且万达的租房合约近乎“霸王条款”,合同一年一签,业绩不行就退出,退出时又不能转让,装修及设备还要自行拆除,不听话不行,有几十万押金在别人手上。

当时小杜的亲朋好友都不支持他,认为投资过大,每月的固定资金成本还那么高,光是房租、水电费、员工薪水都接近50万了。

白云苍狗,世事难料。

不料想,'在家连面条都不会下的小杜一下子翻了身。

一开业,餐厅就火爆,每餐都翻台,周末和节假日,外面候餐的顾客要取号等待,有时要排一两个小时才能吃上。

餐饮老板的两次危机:好多一夜回到了(1)

短短5个月,小杜就收回了前期投入,年底一算账,除去各项开支净赚200余万。

接下来的几年,小杜就开始跑马圈地,成立了餐饮公司,并且创建了自主品牌,在省内各三线城市及省会先后开了十几家自营餐厅,全国各地的加盟商也有了七、八家。

最高峰时,小杜的自营餐厅日营收能达到几十万。

餐饮老板的两次危机:好多一夜回到了(2)

现金流水高了,就成了银行的“香饽饽”,主动求着小杜要给他放贷款。

这几年小杜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他的餐厅多是开在城市的CBD,客流量全凭市场的品牌口碑餐饮,不用求人而且都是现金流,社会治安又好,顺风顺水好不快活。

看他生意做的红火,亲朋好友们看着高兴,纷纷拿出积累要在他新店里投资,不差钱的小杜抹不过面子只好接受了一些人的投资。

光是2019年的下半年,小杜就先后新开工装修了6家店,计划是赶在元旦前全部竣工,赶在春节前开门迎宾。

转眼,迎来了新年,为了几家高标准投入的新店,已拿出了大部分积累的小杜,又从银行贷了一笔款,大量的采购了春节菜品物质,又花了一百多万。

已成了餐饮行家的小杜,深知一个春节档可抵平时二三个月的生意。

沧海桑田,旦夕祸福。

小杜说他做梦也没想到天灾来的这么突然!腊月二十号开始,媒体就开始密集的报道新冠型病毒“疫情”了。

起初还心存侥幸,小杜认为总不会波及到正常的商业吧。

不想腊月二十七就接到了通知,关闭一切商业铺面。

已预收的团年宴全额退款,蔬菜、肉类和有期限的饮制品作为年货分发给了员工,昂贵的菜品存放进冰柜,海鲜和活体动物只好先养着。

……

新年到了,正月十五过了、正月结束了,现已进入春暖花开的三月了,这段时间天天在家烧香拜佛的小杜寝食难安、焦虑不堪!

房租问题:除了万达和几个大型地产商的商业铺面提出了减免一到两个月房租;但更多的房东表示自身压力也很大,说银行免除了按揭就减免租金,这一点作为生意人的小杜也充分理解。

员工薪资问题:一月份的已全额发放,二月份咬咬牙也全额发放了。摊子铺大了,员工加起来接近三百人,每个月一百多万的压力。

在发二月份工资时,有的高管和员工心疼老板,提出了工资减半和缓缴三金一险,员工群里一时“浪花朵朵”,各种声音。

现在已进入三月,又快到发薪水的时间。

员工群里更是各种声音都有,小杜把这些声音提炼了一下:

一、几乎每个员工都发来了祝福,给杜老板加油,表示疫情过后会努力工作回报公司;

二、小部分员工依然提出了工资减半,还有的提出了停发工资,待疫情过后全体员工众筹把公司救活。

三、一部分员工提出工资不能减半更不能停发,否则就会到劳动部门告发。

四、还有一部分员工埋怨公司,为什么效益好时不给大家多发点,老板太贪心了,有点钱就去开新店,有了钱就烧包。

五、有的员工说老板就是关门不做了,也要按照劳动法发放几个月的工资。

小杜也在群里,他只是当个潜水员,大多的时候都一言不发,但每条信息都会看。

欣慰、愤怒、委屈、难受!

群里的声音让他百味杂陈!

这两天小杜接到了个电话更是气的发抖,一个年前求着投了点钱入股新店的尽然提出退股,小杜忍了半晌,回了一句我退股您看着打发点钱给我好吗?对方愣症傻缺的时候,小杜挂了电话并拉黑了对方。

三月份怎么挺过去,小杜不敢去想。

……

②陈老板家开了几十年餐馆,子承父业,早些年老父亲干不动了,老陈全面接管。

老陈的餐馆没有租金压力,自己家临街的一幢三层小楼。

几十年来,老陈家经历了中国餐饮业的所有风吹浪打: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上半叶,是打“白条时代”,当时的客户群几乎都是政府单位和早期做生意的老板们,那个时候吃饭不兴现金结账,吃完抹嘴后大笔一挥签字走人。每个月底和年末老陈家里人都要分工分批去各单位低三下四的收款。

老陈说现在抽屉里还有二十年前因各种原因收不到款的欠条,要不回来也不打算要了,当着时代的印记留存着,说不定以后成了文物。

九十年代末到二千年初,社会风气日渐转好,单位吃饭签字的少了,偶有定点单位签字,到了月底也会主动来电催着结账。

但同时也遇到了新问题,账好结了,开餐馆的门槛就低了,新开的餐馆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这时就要比谁家的关系硬和公关力度大了,如此以来,比以前更累了,不但要抓菜品口味质量,私下里经常酒山酒海里泡着拉关系搞公关。

近几年又遇到了新课题,狠刹吃喝风,而且是玩真格的!机关单位和国营企事业是靠不住了,偶有胆大的偷着来吃的还把车停的老远,进门出门还要有人打探一番才闪进闪出。

有经商头脑的老陈看到这种局面,马上调整思路,把正街上的餐馆大门砌筑起来,又从房子后面开了个小门,并缩小了酒店规模,开起了较隐密的私房菜馆。

刚开始生意还行,但营业额却逐月下滑。

原来私房莱馆门槛更底,又不需要正街的门面,在小区居民楼里就能开,或在城市郊外开,除了关系,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自媒体宣传推广。

这样以来,原本占了房租优势的老陈也少了竞争筹码。

一条道走到黑的老陈,继续寻找着餐饮市场的利润缝隙。

经过考察,老陈将自家经营了三十余年的小酒楼关门了,转身又在外面低价接手了个上下三层两千多平的大型酒楼。

接手以后,老陈找来装修公司,把原有的包间拆除了绝大部分,然后在三层楼上规置出五个大小不一的宴会厅,既可以出租当会议厅,又能接待婚、丧、寿、升学宴等各种宴会包席。

还别说老陈这次的经营思路转型又玩对了。

为了迎接2020年春节的到来,老陈同样采购大量的物质,同样陷入了和小杜一样的困境。

……

小杜和老陈都有些后悔。

小杜后悔的是不应该把步子迈的太大太快了,少开几家店就好了;但如果今年没有疫情这回事呢?

老陈后悔不该放弃自家的酒楼而转型升级;但同上,谁知道有这回事呢!

……

接下来怎么办?

小杜和老陈都还没想好。

餐饮业何时放开?放开后人们的疫情后遗症有多长?房租怎么办?供货商的欠款怎么办?关门了员工怎么办?

一系列的问号困绕着小杜、老陈等餐饮业的老板们。

餐饮老板的两次危机:好多一夜回到了(3)

餐饮老板的两次危机:好多一夜回到了(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