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孩子四岁半经常自娱自乐(孩子自娱自乐在瞎玩)

孩子四岁半经常自娱自乐(孩子自娱自乐在瞎玩)2、孩子渴望与父母一起玩是因为想得到父母对他的认同。孩子扮成恐龙,张开大嘴,喊“DINASAUR”时,我们一般都会配合做害怕状,孩子会认为他扮的恐龙很成功。他们渴望得到认同。想和父母一起玩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大多数父母因为工作繁忙丢掉了童心,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一起玩。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恰恰可以重拾童心学习如何有趣地以孩子的心态来陪伴。2、有的父母因为男孩喜欢芭比娃娃,而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游戏而困惑,自己家的孩子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有的过激的还会直接强行阻止孩子玩这些不符合性别的玩具和游戏。3、有的父母陪伴孩子做游戏时心不在焉,认为那些都是“小儿科”的把戏,于是对孩子敷衍了事。有个朋友的喜欢打游戏,一个周末,孩子的妈妈外出了,让他带一天孩子,他想都没想,居然提出和儿子一起打游戏,于是两父子宅在家里打了一整天的游戏,气的孩子妈妈回来一顿发飙。1、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我家元宝爱玩躲猫

昨天,元宝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玩,看到他拿一个拼接好的筒状积木当成电话听筒,象模象样的在打电话“喂,爷爷啊,你在干嘛?.......我在爱尔贝呀,我今天吃的面条@#$.....”后面的话我就没听懂了,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会发现孩子爱玩一些我们看不懂的游戏,比如模仿老人家走路呀,装成爸爸在打电话,扮成医生给人看病呀,这些大家俗你“过家家”。如果你觉得孩子在瞎玩,纯粹在消磨时间,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过家家”其实就是孩子在预演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扮演心中的角色,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向角色的形象和性格靠拢。

小朋友为什么需要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呢?因为孩子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把自己与父母分开,需要在自己心里建立起一个“我是谁”的形象。他们不断尝试扮演各种动物、人物、卡通形象,来寻找自我的定位。扮演的越多、越丰满,他们的情感就会越丰富。

孩子四岁半经常自娱自乐(孩子自娱自乐在瞎玩)(1)

那么这么重要的体验为什么有些家长不理解、不赞同,甚至阻止呢?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有的父母不懂孩子自说自话地在嘀咕什么,会指责宝宝浪费时间。小区里珏琪妈妈就是典型的功利型的妈妈,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一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就给孩子报了N多个培训班,少儿英语、画画、跳舞、围棋,几乎空余时间都在跑各个机构了,“我觉得这些无意义的事少做!”,在她的眼里,学习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好事。

2、有的父母因为男孩喜欢芭比娃娃,而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游戏而困惑,自己家的孩子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有的过激的还会直接强行阻止孩子玩这些不符合性别的玩具和游戏。

3、有的父母陪伴孩子做游戏时心不在焉,认为那些都是“小儿科”的把戏,于是对孩子敷衍了事。有个朋友的喜欢打游戏,一个周末,孩子的妈妈外出了,让他带一天孩子,他想都没想,居然提出和儿子一起打游戏,于是两父子宅在家里打了一整天的游戏,气的孩子妈妈回来一顿发飙。

孩子四岁半经常自娱自乐(孩子自娱自乐在瞎玩)(2)

这些父母这么做,除了对孩子闲暇活动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不甚了然之外,更因为不明白为何要陪孩子玩游戏。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理由如下:

1、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我家元宝爱玩躲猫猫的游戏,有时躲在被子里,有时藏在柜子里,有时又趴在床底下,我和妈妈,姐姐会放下手中的事,装作没看见,到处问,“咦,元宝呢,怎么没见了”,元宝总是会得意的出来,并美滋滋地说,“在这里呀”。

想和父母一起玩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大多数父母因为工作繁忙丢掉了童心,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一起玩。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恰恰可以重拾童心学习如何有趣地以孩子的心态来陪伴。

2、孩子渴望与父母一起玩是因为想得到父母对他的认同。孩子扮成恐龙,张开大嘴,喊“DINASAUR”时,我们一般都会配合做害怕状,孩子会认为他扮的恐龙很成功。他们渴望得到认同。

3、孩子在进入社会前,需要预习生活。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模拟实际生活里的各种场景,比如超市、饭店、医院等各种场景。比如医生看病,我家买了一个小药箱,里面有体温计,听诊器、注射器、药品、病历夹和医生胸卡等,元宝戴上胸卡就变成了医生 ,我和姐姐常充当病人,他反复给我们量体温,听呼吸,写病历,喂药。到现在,我家孩子吃药都不是难事,他基本一口干,打防疫针也是从容应对,从无哭闹。

孩子四岁半经常自娱自乐(孩子自娱自乐在瞎玩)(3)

​角色扮演存在于父母和孩子共享的每一天。闲暇的时间,就是教孩子精彩生活的时间。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