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爱说谎该怎么教育他们(背后可能是不当的)
小孩子爱说谎该怎么教育他们(背后可能是不当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谎,这样一来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孩子认为父母永远都是正确的,所以父母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的认知体系,所以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看到父母都经常在自己面前说谎,所以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他们就会因此认为吵架也不是一种错误,表面上看来,这样或许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父母这种“言传身教”的做法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侄儿这么小就喜欢说谎,我最开始也觉得特别惊讶,不过后面仔细想想,可能还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所以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说谎的因素。如果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原因,把目光聚焦在家庭环境中,那么就可以发现还是有很大的问题。他们夫妻俩每次吵架的时候都不会回避孩子,所以吵架的内容孩子也能够听见。因为他们夫妻两人脾气都比较暴躁,所以有时候两个人吵起架来都不会示弱,但是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每次妹夫出去喝酒的时候,回家的时候害怕
昨天去表妹家玩,我们几个大人就坐在沙发上聊天,两个小孩子就在房间里面玩,过了一阵子,大家突然间听到有什么摔碎的声音,进去一看原来是花瓶摔碎了。
表妹这个时候对着他儿子大声呵斥,一个劲骂他为什么这么不小心,这个时候为了逃避责任,侄儿就说是我儿子把它弄碎了,这时我把儿子叫到身边,然后我问他花瓶是不是他打碎了,结果他也不承认是他打碎的。
根据平日里我对孩子的了解,所以我确定他没有撒谎,因为一直以来我都会告诉他,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但是无论何时一定不能说谎,所以孩子也没有在我们面前说过谎。
毕竟他们都是小孩子,本来打碎花瓶就是一件小事,按理说也不应该斤斤计较,但是孩子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说谎的,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着孩子是否会说谎。
侄儿这么小就喜欢说谎,我最开始也觉得特别惊讶,不过后面仔细想想,可能还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所以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说谎的因素。
如果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原因,把目光聚焦在家庭环境中,那么就可以发现还是有很大的问题。他们夫妻俩每次吵架的时候都不会回避孩子,所以吵架的内容孩子也能够听见。
因为他们夫妻两人脾气都比较暴躁,所以有时候两个人吵起架来都不会示弱,但是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每次妹夫出去喝酒的时候,回家的时候害怕被表妹骂,所以总是习惯说谎来逃避追问。
看到父母都经常在自己面前说谎,所以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他们就会因此认为吵架也不是一种错误,表面上看来,这样或许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父母这种“言传身教”的做法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谎,这样一来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孩子认为父母永远都是正确的,所以父母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的认知体系,所以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这种行为模式,就是心理学上的“认知学习理论”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学习是由顿悟实现的,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苛勒以大猩猩解决问题的实验为基础,设计了一个著名的试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行为学习理论对于研究个体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认知学习理论”是建立在模仿和顿悟的基础之上,然后再进行自我加工和内在消化,所以周边环境的影响就会变得非常大。
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也是孩子塑造三观和认知的最初理论来源。
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是独立存在又相互依赖,所以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一个人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之前,他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可塑造的,这个时候更容易受到“认知学习理论”的支配。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行为是通过学习不断强化的,所以本身并不会存在不利的影响,这个理论对我们而言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关键要看我们运用在哪些方面,如果是用在不好的方面,那么就会对孩子行为塑造产生很大影响。
- 不够自信,总是希望得到认可
我们都知道,孩子都渴望成为大人,因为父母有很多选择的权利,所以这时候小孩子就会模仿大人言行,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从而获得父母拥有的权利,并且还乐此不疲。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觉得孩子喜欢表现这是一件好事,因此只要孩子主动完成一些事情,父母就会夸孩子聪明。得到了父母正面反馈之后,孩子就会不断的想要去表现和模仿父母。
适当的表扬可以增强孩子自信,可一旦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夸奖,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非常努力,从而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被贴上标签,再也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因为如果不继续表现自己,那么就不会得到父母认可。
阿德勒认为:一旦孩子不想再背负任何责任,不再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同,他就会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就会不断努力,最后患得患失越来越不自信。
- 没有主见,很容易被他人带节奏
当孩子对外界不能做出判断的时候,他们就会把目光聚焦在身边的人身上,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那么这时候父母就是最佳人选。因为父母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孩子也很容易相信父母。
在孩子的眼中,对于很多事情没有善恶的意识,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就很难有辨别是否真假。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很无知,就很容易追随大流从而缺乏主见。
- 害怕惩罚,所以习惯说谎来逃避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大声呵斥,孩子只要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么父母就会表现的斤斤计较,孩子都是非常充满好奇的,也很喜欢去探索新鲜的事物,但是父母总是会以各种理由对孩子说“NO”。
孩子经常处在这种环境下也会丧失创造性,父母因为一些小事动不动就责罚孩子,从而导致无论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在做一些选择和决定的时候,也会征求父母的意见变得毫无主见。
同时如果孩子犯错的话,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那么孩子就会选择性的说谎,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那么父母就应该要反思一下,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究竟是自己失责还是孩子的问题。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经常有说谎的习惯,那么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这种不良习惯一定要尽快改正,以防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早发现早避免,面对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父母需做到以下三点:
- 让孩子学会主动尝试,不过分干涉
首先,如果想要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父母就要给孩子适当的权利,让他们能够自己做出选择。
教育孩子就应该像踩刹车一样,汽车在平稳行驶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踩刹车,要让孩子自己掌握平衡,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也能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不对孩子过分是干涉就是一种信任。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而不是替他们包办。在前进的道路上,学会鼓励孩子努力前进,并且让他们自己去克服阻碍,父母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踩刹车,这样也不会让孩子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 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父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养成任何陋习,背后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自身,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外界环境,所以这时候父母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孩子身上有某种陋习的时候,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父母也要控制住自己情绪,不要看到孩子表现出什么缺点就喋喋不休,要明白问题既然发生了那么就要解决,打骂和抱怨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孩子很多时候都渴望得到父母认同,当父母表现出比较有耐心的时候,孩子也会非常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父母也能够轻易了解孩子的现状,所以父母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在开导孩子思想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父母要学会言传身教,树立好榜样
那些经常吵架的家庭,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不会很稳定,孩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面,为了能够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那么也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从而引起父母的注意。
所以这时候父母要学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这孩子面前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这样孩子也能潜移默化的受到父母的熏陶,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么做,做了之后会怎么样,明白这些原因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起到一个方向性的作用。孩子模仿能力比较强,当父母给孩子展现出好的一面,那么孩子也能够学会按照这种方式去表现。父母表现出不好的一面孩子也会依样画葫芦,这时候父母榜样的作用就很明显了。
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时候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行为有时就来自于父母不经意间的举动,所以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只有父母学会正确引导,孩子才能更加积极向上。
本文由作者小苏原创首发,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积极点赞分享给更多人,解密育儿烦恼,给孩子最贴心的守护和陪伴,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