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游戏平台怎么登渠道服:国内炒了两三年的 云游戏 现在怎么样了
网易云游戏平台怎么登渠道服:国内炒了两三年的 云游戏 现在怎么样了追问下来,原来是授权的事情还在谈,已经确定好的游戏只有三款,而且都来自国内不太知名的中小型开发商。我不自觉将余光瞥向旁边网页上“内容多,涵盖热门 3A 游戏”的宣传标语,顿时感到有些尴尬……“这些内容只是让你提前感受下云游戏的味道。”顺网主要依托网吧起家,号称有着 70% 网吧行业市场的占有率。可能正因如此,他们的云游戏软件颇有网吧服务系统的味道,一眼就能看到塞满充值续费、计时和网络监控按钮的悬浮窗。但“顺网云玩”却是一个正儿八经面向电视、PC 和手机三端的跨平台服务。只是因为还没正式上线,目前软件的功能比较简单,双击库里的图标便能直接打开游戏,并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从现场试玩来看,游戏库中包含许多热门大作,从《只狼》《黑魂3》《街霸5》,到《血污 夜之仪式》《精灵与萤火意志》《空洞骑士》。不过,当我问及身边的工作人员有没有获得开发商或者发行商的授权时,对方给了个比较意外的答案:
提到云游戏,可以说是近年来商人们争相追逐的一个风口,2020 年甚至被某些从业者标榜为“云游戏元年”。且不说这个颇具即视感的称号准不准确,确实有不少公司开始布局相关业务。海外市场有大名鼎鼎的谷歌 Stadia、微软 xCloud,而国内的三大网络运营商,似乎也想赶在 5G 普及前做一些文章。
在今年 ChinaJoy 开展的第一天,包括完美世界、盛趣、西山居在内的十几家公司,就在会场隔壁的酒店里搞了个“全球云游戏产业联盟”的成立启动仪式,阿里云游戏也是把横幅拉得到处都是,阵仗特别大。
但我对云游戏这种内容形式一直持比较保守的态度,毕竟吹得天花乱坠都比不上自己一试。于是大概花了两天时间,我基本上把 ChinaJoy 展馆中的云游戏玩了个遍,算是整理了一份粗略的体验报告。
CJ上的五家云游戏体验如何
如果从展出规模来判断各大厂商对云游戏的投入程度,那么顺网应该是其中最舍得折腾的,隔着老远都能看到“渣渣电脑、摆平大作”的巨大广告,几十台设备旁边来往的人群同样是络绎不绝。
顺网主要依托网吧起家,号称有着 70% 网吧行业市场的占有率。可能正因如此,他们的云游戏软件颇有网吧服务系统的味道,一眼就能看到塞满充值续费、计时和网络监控按钮的悬浮窗。
但“顺网云玩”却是一个正儿八经面向电视、PC 和手机三端的跨平台服务。只是因为还没正式上线,目前软件的功能比较简单,双击库里的图标便能直接打开游戏,并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
从现场试玩来看,游戏库中包含许多热门大作,从《只狼》《黑魂3》《街霸5》,到《血污 夜之仪式》《精灵与萤火意志》《空洞骑士》。不过,当我问及身边的工作人员有没有获得开发商或者发行商的授权时,对方给了个比较意外的答案:
“这些内容只是让你提前感受下云游戏的味道。”
追问下来,原来是授权的事情还在谈,已经确定好的游戏只有三款,而且都来自国内不太知名的中小型开发商。我不自觉将余光瞥向旁边网页上“内容多,涵盖热门 3A 游戏”的宣传标语,顿时感到有些尴尬……
抛开这些不说,“顺网云玩”给我带来的体验却是令人满意的。在有线网络连接的电脑上,《只狼》能够稳定跑出 1080P/60FPS 的水平,很少出现掉帧和画面降质的情况。唯一的缺点,似乎就是每款游戏都有 2~3 分钟的“预热”时间,帧数会从 30 来帧慢慢往上涨,最后到达 60 帧的稳定状态。
用无线网络连接的手机端体验就不怎么样了,虽然配备外接手柄解决了按键映射的问题,操作起来还算舒服,但或许是因为场馆里的信号太差,游玩过程基本是“三步一卡、五步一顿”,软件也不断提醒需要降低画质来提高流畅度。
国内的云游戏大多是赶着 5G 风口,对网络有一套说低不低、说高不高的要求。“顺网云玩”就分了三档:2K 144FPS/300Mbps、1080P 144FPS/100Mbps、1080P 60FPS/50Mbps。
倒不是说速度慢点的网络不能玩,只不过必须从画面和流畅度方面择一牺牲,核心玩家难以接受。
而在内容库方面,中国移动的“咪咕快游”反而特别夸张,软件列表里有 398 款游戏,包含大量知名 3A 作品。
诸如《泰坦天降2》《荒野大镖客:救赎2》《战地5》《底特律:化身为人》,也不乏独立游戏《武士刀 零》《空洞骑士》,甚至还有打了“潘德预言”MOD 的《骑马与砍杀》,以及移动端的《明日方舟》,可谓应有尽有。
尽管在 TO B 馆负责接待的小哥,信誓旦旦地跟我说他们“全部拿到了授权”,而且未来“咪咕快游”的一个优势就是要建立内容壁垒。但我实际游玩时还是发现了场馆特供内容:《刺客信条 奥德赛》回头在官网上就找不到,从玩家的反馈来看是被下架过一次,想必是触到了育碧逆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