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牺牲的英雄故事,战场上的英雄浑身受伤九死一生
在战场牺牲的英雄故事,战场上的英雄浑身受伤九死一生△2:入伍后留影△1:参军前的黄恩栋(左)黄恩栋的事迹,以及退伍后的经历,车祸去世的情况,我已经写过文章《“钢铁战士”受伤16处,英勇战斗九死一生;下岗搬砖抬石卖大饼,贫困交加车轮下亡》,可以百度到。本文把黄恩栋的一生仅存于世的照片发到网上,使和平年代的人们,知道有这么一个命运多舛的战斗英雄,他曾经为了祖国,英勇战斗,九死一生。更希望后代未来,能够记得有这么一个共和国的捍卫者,他叫——黄恩栋。(以下照片由黄恩栋之子黄绍博提供)
黄恩栋(1959年4月22日——2010年5月24日),广州军区炮一师26团警卫排战士,河北省海兴县香坊乡香坊村人,1979年入伍,1979年入党。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炮兵26团观察所转移,误入敌人包围圈,18人牺牲,多人负伤。战斗中,黄恩栋全身负伤16处,在四面都是敌人、又与领导和战友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伤痛和饥饿进行顽强的斗争,毙敌一人,在极端艰难险恶的条件下,坚持了五天四夜,终于胜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广州军区授予“钢铁战士”荣誉称号。师党委给他记了一等功。被共青团中央评为“新长征突击手”。
1981年黄恩栋复员回乡,被安排在河北海兴县卫生局工作,后转多个单位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在下岗大潮中未能幸免。下岗后,黄恩栋回到老家务农,在码头当过搬运工,抬石头,装沙子。卖过面条、烙过大饼,又开过小卖部,2010年5月24日,因车祸身亡,年仅51岁。
小编和黄恩栋非常熟悉,当年我在团指挥连任职,他是团警卫排战士,都属于团直属队,开饭在一个饭堂。对于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我非常敬佩,对于他退伍回乡后的坎坷经历深深同情。作为战友,我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把他的事迹写出来让世人知道。
黄恩栋的事迹,以及退伍后的经历,车祸去世的情况,我已经写过文章《“钢铁战士”受伤16处,英勇战斗九死一生;下岗搬砖抬石卖大饼,贫困交加车轮下亡》,可以百度到。
本文把黄恩栋的一生仅存于世的照片发到网上,使和平年代的人们,知道有这么一个命运多舛的战斗英雄,他曾经为了祖国,英勇战斗,九死一生。更希望后代未来,能够记得有这么一个共和国的捍卫者,他叫——黄恩栋。
(以下照片由黄恩栋之子黄绍博提供)
△1:参军前的黄恩栋(左)
△2:入伍后留影
△3:战区留影
△4:战区留影
△5:战区留影
△6:战区留影
△7:战区留影
△8:战区留影
△9:战区留影
△10:战后留影
△11:战后留影
△12:黄恩栋一等功喜报
△13:黄恩栋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奖状
△14:黄恩栋一等功立功证书
△15:黄恩栋残疾军人证
△16:黄恩栋因战致残六等残疾
△17:黄恩栋战后任放映员
△18:黄恩栋战后任放映员
△19:在部队留影
△20:一等功臣黄恩栋
△21:黄恩栋(左)和战友黄恩亮
△22:黄恩栋(左)和战友黄善芳
△23:黄恩栋(左)和战友胡风治
△24:警卫排战友前排左起:邢为刚、王铁成、刘明海
后排左起:蒋明全、黄恩栋、陈伦、刘纵岭
△25:黄恩栋和父亲黄士亭
△26:26团直属队战友
前排左起:黄恩亮、崔宝星
后排左起:黄恩栋、黄士岐
△27:河北海兴战友留影:
前排左起:赵文歧、黄士歧、黄恩栋、黃恩亮。
中间左起、李宝华、张义庆、张炳义、崔宝星、刘从岭、
后排左起:邢文岗、任景浩、宋兆富、杨建军、王景林、
△28:1979年黄恩栋参加炮兵26团11届团代会
△29:退役后的黄恩栋
△30:黄恩栋参加沧州地区培训班
△31:在地方工作的黄恩栋
△32:在地方工作的黄恩栋
△33:在地方工作的黄恩栋(左)
△34:在地方的黄恩栋(左)
△35:在家乡的黄恩栋(右)
△36:在地方工作的黄恩栋(右)
△37:在地方工作的黄恩栋(左)
△38:黄恩栋(后排右二)和同事们
△39:在家乡的黄恩栋(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