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届河南省美协新人新作获奖名单(河南这个村48位农民是省级美协会员)
23届河南省美协新人新作获奖名单(河南这个村48位农民是省级美协会员)有人一幅画卖了近四十万元作品远销国内外时隔6年之后,在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商报记者再次走进王公庄,去看看那里的新变化。近几年,在政府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民权县王公庄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十大书画村”等20多项殊荣。在王公庄的简介上,河南商报记者看到,该村拥有中国美术协会会员2人,省级美协会员48人,市县级美协会员200多人。
#河南商报新春走基层·我看见#
河南商报记者 王磊彬 文/图
“这里是农村也是画院,我们是农民也是画家”、“画虎画出新天地,画虎画出新农村”、“让绘画与产业联姻,让艺术和市场接轨”……
作为全国知名的中国画虎村, 商丘市民权县王公庄三分之二的农民都会画画,他们的作品远销国内外。
时隔6年之后,在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商报记者再次走进王公庄,去看看那里的新变化。
近几年,在政府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民权县王公庄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十大书画村”等20多项殊荣。
在王公庄的简介上,河南商报记者看到,该村拥有中国美术协会会员2人,省级美协会员48人,市县级美协会员200多人。
作品远销国内外
有人一幅画卖了近四十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鼎盛时期,王公庄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绘画作品,远销海内外,年创收益达4000万以上。村民们还编出了 “一幅画换几亩粮,骑着老虎奔小康”、“一手拿锄头,一手飘丹香”等这样的顺口溜。
肖彦卿告诉记者,他最高的一幅画卖曾卖出了近四十万的高价,而村里面还有人的画价格卖得更高。
“艺术品没有统一的定价,如果画家本人觉得自己的画应该值这么多钱,而购买者也认为就值这个价,那么就成交了。”肖 彦卿说。
当年,王公庄的老虎火了之后,十村八乡的村民们便慕名而来,纷纷拜师学艺,也催生出了许多绘画培训中心、美术学校 ,而招收学徒的大都是村里较有名气的画家们。
据肖彦卿讲,自己画虎出名后,不断地有亲戚朋友们带自己的孩子来学画,他都一一收下了。“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教会了这些学画的人,让他们多了一门吃饭手艺;另一方面,画画订单多了,要按时交货,学员们还可以当帮手。”
尽管这里艺术与商业结合得比较紧密,但民风依然淳朴自然,村民和谐友善,相互抬爱。
比如说,河南商报记者在采访其中一个画廊时,该画廊老板就谦虚地说,自己的经营规模还很小,建议记者采访有着“四小虎王”之一称呼的村支书王建辉,他在绘画技法、是此行开拓方面都值得学习。
当记者联系到王建辉时,他却谦虚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的画目前仅做到了在国内销售,还没有走出国外。并建议记者采访上一代的虎王们。“肖彦卿、王建民等他们在阅历、经验、技法等方面做得比较好。”
从临摹到创作
农民画家面临巨大挑战
在今年春节走访王公庄时,也许是春节放假的原因,河南商报记者看到大多数画廊、画院、工作室都是停业状态。
有村民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是春节期间村民们走亲戚或休息了。“随着王公庄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其它地方的村民都 来拜师学艺,学成后他们就在这里租房开始经营自己的画廊了。”
不过,还有人告诉河南商记者,最近这三年,王公庄不如以前火爆了。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艺术市场陷入发展低谷,绘画作品不如以前好卖了;另一方面,农民画家的技术水平需要与时代同步提升。
刚上任几个月的王公庄村支书王建辉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目前,村里正在组织村民进行绘画技术水平提升,以适应时代发 展。“许多村民意识到自己作品的局限性之后,放弃以前的临摹作品,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了。”
除了绘画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渠道也是绘画作品走出去的重要一环。目前,王公庄在市场开拓方面,同样面临着新的思考。
肖彦卿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王公庄曾经有56个绘画经纪人,他们同样为王公庄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这几年市 场的变化及网络直播的兴起,大多数村民通过网络直播来卖画,随之而来地减弱了绘画经纪人的地位。
“现如今,除了慕名而来的买主们,有些时候,还通过活动营销的方式把自己的画作推出去。”肖彦卿说,新时代,新气 象,新作为,王公庄需要新的思路来实现二次飞跃。
(河南商报见习编辑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