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三毛跟王洛宾相处三周)
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三毛跟王洛宾相处三周)在童年和少年时期,这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就开始躲在僻静的角落,用自己天真、单纯的眼神,默默打量这个世界。质疑着周围的人们对她的灌输、反抗社会、家庭、学校的种种规训,试图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而与此相对的,便是她的极度早慧。就是这样的一位才华横溢、乐观勇敢的女作家,是什么原因,让她最终选择以这种极端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终结自己绚烂多彩的一生?三毛原名陈平,生于1943年,祖籍浙江省,后随家人迁往中国台湾生活。三毛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个长姐,下有两个幼弟。与其他三个姐弟不同,三毛的成长过程来得更加复杂而缓慢,她不仅在身体上体弱多病,在心理上,亦是敏感而孤僻的。
1991年1月4日,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自缢身亡,年仅47岁。
此前两天,三毛才刚刚因为身患疾病,入驻荣民总医院进行治疗。然而,就在1月4日清晨,医院的工人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已经死亡的三毛。三毛在住院病房的卫生间内,用一根丝袜勒住了自己的脖颈。
作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三毛的首部作品甫一问世,就迅速在海峡两岸掀起热潮,给两岸的读者带来巨大影响。
在读者们的眼中,曾经只身远赴德国、西班牙求学,又走遍世界万水千山的三毛,是一位有胆量、有智慧的奇女子,她用她的热情、幽默、开朗、善良,感染了千千万万人。
就是这样的一位才华横溢、乐观勇敢的女作家,是什么原因,让她最终选择以这种极端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终结自己绚烂多彩的一生?
01 慧极而伤,情路坎坷三毛原名陈平,生于1943年,祖籍浙江省,后随家人迁往中国台湾生活。
三毛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个长姐,下有两个幼弟。与其他三个姐弟不同,三毛的成长过程来得更加复杂而缓慢,她不仅在身体上体弱多病,在心理上,亦是敏感而孤僻的。
而与此相对的,便是她的极度早慧。
在童年和少年时期,这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就开始躲在僻静的角落,用自己天真、单纯的眼神,默默打量这个世界。质疑着周围的人们对她的灌输、反抗社会、家庭、学校的种种规训,试图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
然而世事复杂、人生莫测,根本不是一个孩子所能看透的,年少的三毛拼命探求却始终无法获得答案。这份执着逐渐演变成了执拗,让三毛少年时期活得十分拧巴,她越来越无法忍受学校,无法忍受为了追求那些世俗的成功所带来的竞争和压力,于是她不顾一切地离开了学校。
退学后的三毛,仍然无法摆脱那种极度郁闷的状态,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憋屈。她脸色蜡黄,脾气暴戾,行为乖张。一点点琐事,都可能引来她的嚎啕痛哭,离家出走。
那段时期,因为这个忧郁迷茫、特立独行的女儿,父母黯然神伤,他们失望至极,却又无论如何放心不下。
家庭氛围沉重,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时,餐桌上的空气仿佛被凝固住。这种环境令三毛更加抑郁也更加暴躁。有一股痛苦洪流在她不甚健康的身体里左冲右突,让她无法承受,也让家人身心俱疲。
无法坐视自己的孩子自暴自弃,在父母的支持下,最终,三毛离开家人,只身前往西班牙求学,从此开始了自己浪迹半生的生涯。
留学期间,三毛先后辗转于西班牙、德国,也去过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这充满了新奇的旅途中,三毛看到了与原来生活环境下完全不同的人群,体验到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尝试了完全不同的食物,她开始尝试着打开自己,挥洒青春。
少时的烦恼与心伤逐渐得到治愈,在异国的土地上,三毛慢慢成长成了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女子,也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美丽聪慧、充满才情的女子,总是不缺乏追求者的。在热情似火的西班牙,三毛第一次遇到了荷西,她未来的丈夫。
结识三毛后,荷西迅速被浪漫热情的三毛所吸引,看向她的眼神中满是倾慕。
然而那时的荷西,还只是一个中学生。他郑重地对三毛说,请三毛等他六年时间。等他毕业服完兵役后,就和她结婚。
在三毛眼中,中学生荷西只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小男孩,六年后结婚的约定也不过是孩子的玩笑话罢了。
后来,三毛也陆续有过几段恋情,每一次都是倾心相付,然而有的所遇并非良人,有的醉心事业无意婚娶,终究都是无疾而终。
直到1972年,当时回到了中国台湾的三毛与一位德国男子相知相恋,两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在家人和好友的祝福中订了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订婚后不久,未婚夫便突发疾病,撒手而去。留下还沉浸在幸福中的三毛,被冰冷而残酷的现实打击到神志不清,几近崩溃。
为了避免睹物思人,三毛再次只身远走异国,希望能远离伤心地,走出伤痛。
这一次,三毛又来到了西班牙,又遇到了荷西。此时的荷西24岁,已经是一个成年男人了。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这次的重逢,正好赴了二人的六年之约。
在荷西的陪伴下,三毛得到了新的爱情的滋润,她逐渐走出过往的阴霾,重新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活。她接受了荷西,二人在撒哈拉沙漠登记结婚。兜兜转转,这对相差了六岁的异国有情人,在遥远的西非终成神仙眷属。
三毛曾在文中写道,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便有了撒哈拉。三毛将他们的婚后生活写成文章,命名为《撒哈拉的故事》集结出版,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将在异国沙漠苦中作乐的生活以及二人相处中的甜蜜点滴展现出来。
透过文字,读者们无不感受到三毛的快乐,当年忧郁的水仙花,在大胡子荷西的呵护下成了一个快乐的小妇人。
但生活的本质便是残酷的,命运似乎对这个有才情的女子分外不公。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仅仅持续了短短几年,从事潜水工作的荷西便在一次水下作业中发生意外,不幸死亡。
这场飞来横祸给三毛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几乎将她击倒。三毛是幸运的,在荷西多年来的包容、陪伴下,三毛宛如脱胎换骨一般,荷西用他的爱让三毛原本脆弱的生命得到了滋养。
但三毛也是不幸的,她最爱的丈夫离他而去,恩爱夫妻从此阴阳两隔。
于是三毛再次收拾行囊,远走他乡。西班牙、德国、阿根廷、智利、秘鲁、墨西哥……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将自己的旅途见闻写成游记,用文字与喜爱她的读者们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悦与哀愁。
但是无论是家人朋友的关心,读者的喜爱,还是异国的风土人情,都不能抹去三毛失去爱人的悲怆。在外漂泊几年后,三毛将所有痛苦沉淀在心底,她结束了漫长的旅途,回到台湾的家人身边。
白天,三毛仿佛一个普通人,她工作、读书、写文、会友,仿佛没有经历过任何痛苦。但到了夜深人静时,她躲在只有她一个人的家里,静静舔舐自己的伤口。
她的身边追求者不断,但再没有一个人能够触碰她的灵魂,撩动她的心弦。
直到遇到了王洛宾。
02 远赴西北,追寻那遥远的地方出生于1913年的王洛宾,是极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多年来他的许多作品脍炙人口,在海内外被广泛传唱,被誉为“西部歌王”。
三毛就是歌迷之一,她自小便听着《在那遥远的地方》长大,喜欢一边嘴里轻轻哼唱,一边在脑海中对西北那片广袤荒凉的土地和牧羊的姑娘尽情想象。
那时,远在中国台湾的三毛在报刊上读完对王洛宾的采访文章后,便对这个才华横溢、人生历尽沧桑的男人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想要见到他。
于是三毛立刻联系朋友,要到了王洛宾的联系方式,她报名了大陆旅行团,前往乌鲁木齐。
到达目的地后,三毛并未事先联系,她直接杀到了王洛宾家门口。那扇普通的木门被敲响,王洛宾打开房门的一刹那,三毛紧闭已久的心门,也轰然洞开了。
三毛以帮助朋友送稿费给王洛宾为由表达了自己的来意,王洛宾将她让进屋内,二人开始交谈。
一开始只是淡淡的寒暄,但一边是幽默大胆、画风俏皮的女作家,一边是热情浪漫、放浪不羁的西部歌王,二人又都有着充沛的艺术才华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这让他们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共同话题,两人间的距离迅速拉近。
他们谈音乐、谈文字;谈达坂城姑娘的辫子,谈南美印第安人的毛毡;
谈这些年在新疆采风中的有趣经历,谈在南美洲旅行时的新鲜见闻;
也谈及自己少年不得志的郁闷压抑,谈及自己青年痛失爱人的孤独悲苦。
他们有时直抒胸臆,无所不谈;也会相对无言,心意相通。
见面的当晚,三毛和王洛宾聊了许多,很晚才兴冲冲地回到住处。
在遥远陌生的乌鲁木齐,三毛见到了王洛宾,二人的倾诉欲仿佛同时被激活了,他们互相讲述着自己那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互相表达着对对方的理解与欣赏。
他们宛如久别重逢的老友,能够轻易读懂对方的骄傲与痛苦;又仿佛刚刚陷入热恋的情人,有着用不尽的热情和对彼此的眷恋。
见面的第二天,王洛宾一大早便主动到三毛下榻的酒店寻她。二人又开始了愉快的交谈。
然而旅程总有结束时,旅行团的行程很快到期,三毛依依不舍地随团返回了台湾。此时的三毛,仍是来时的那个人,但又不再是那个人了——她的心活过来了。
03 再赴西北,只为心中所爱虽然二人之间相差了整整三十岁,但爱火再度在三毛心中熊熊燃烧起来。
回到台湾后,三毛开始给王洛宾写信。她一封接着一封,不停地写,在信中热烈大胆地向王洛宾表达自己的爱意,并且也期待着王洛宾能够给予自己同样的爱意。
但是王洛宾甚至很少回信。
王洛宾有着与三毛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他1913年出生在北京,青年时期就曾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过多首抗日歌曲。
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离休后享受副师级待遇。这样的身份与经历,让他对于三毛的大胆追求有着许多顾虑。
首先是年龄的差距。
与三毛相遇是在1990年,那时的王洛宾已经是77岁高龄,而三毛只有47岁。相差的30年岁月,在王洛宾看来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巨大鸿沟,无法跨越。
还有身份的顾虑。
王洛宾不仅仅一位音乐家,他还曾经是一名军人,是一位离休干部。
而三毛呢,则是以浪漫不羁闻名的女作家。因此除了自身外,王洛宾更多的还要考虑到如果接受三毛的示爱,是否会给军人的身份、离休干部的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
但是王洛宾的冷淡反应并没有让三毛冷静下来,此时的她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而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热情。
看到自己一连写了多封信,却很少收到回信,她心中焦急,迫切地想要见到王洛宾,想要亲口向他表达自己的爱意,想要亲耳听到他的回答。
于是三毛迅速做出了决定,她义无反顾地再次前往乌鲁木齐。
王洛宾收到三毛的消息后,尽心尽力地为她的到来做着各种准备。从居住的房间,到家具、床垫、被褥、牙刷、脸盆,一应俱全,全部由王洛宾亲自精心挑选,他不能回应她的爱情,只能在生活细节上表达自己的关爱,希望能够让远道而来的三毛尽量过得舒服一些。
1990年,三毛乘坐的航班抵达乌鲁木齐时,王洛宾去机场迎接她。
然而在三毛走进王洛宾家的那一刻,她感觉仿佛有一盆冰水自她的头顶浇下,激得她浑身冰冷。她看到王洛宾家里有一位年轻姑娘,姑娘介绍自己是王洛宾特意请来帮忙照顾三毛生活起居的女大学生。
三毛定定地看了王洛宾许久。即使相识时间并不长,那些过往虽然短暂,依然让三毛深深认为,自己与王洛宾正是“三生石畔旧精魂”,是彼此的灵魂伴侣。
而此时此刻的三毛,她突然对眼前站着的这个男人感到陌生,原来自己并不是真正地了解他。
很快三毛就搬出了王洛宾家,住进了宾馆。西北干燥的环境让三毛身体不适,她生病了,在这离家乡足有几千公里的城市。
病中的三毛十分渴望王洛宾的关怀,只是当时的王洛宾恰好正在拍摄一个节目,无法脱身,只能又安排了一位女大学生来照顾三毛。
王洛宾的这些行为让三毛彻底清醒。三周后,以这种方式被迫逼走了她,返回了台湾。只留下自己的发夹和一缕长发作为纪念。
这是她与王洛宾的最后一次相见。
04 离开尘世,回返平静从东南到西北,又从西北回到东南,临行时三毛独自踏上行程,回来时依旧是孤身一人。唯一不同的就是,再次经历了从热切期盼到失望的巨大落差。
你若无心我便休,三毛并不是一个拿得起放不下的女子,王洛宾的礼貌疏离,以及这背后的缘由,她早已读懂。她果断和王洛宾划清界限,不再纠缠。
三毛极力让自己心境平复下来,面对世界上的人和事,不天真、不世故、不偏激,善待他人,心存感恩。她平静地承受了这次新的伤害,把这段感情作为自己生命中的一次体验,坦诚接受它。
但三毛仍然是一个普通人,虽然表现得淡然,但是这段让她的灵魂再次燃烧的感情,想要放下实在太过困难。
她想要像其他女子一样过实际普通的生活,但是感情之路异常坎坷,爱人全都离开了她;她想生儿育女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但是身体原因无法拥有自己的子女;她抱着喜乐安详的生活原则,不顾一切想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丝美好,但最终得到的总是失去。
这个女作家拥有始终支持她的家人,拥有大量优秀的作品、拥有令人羡慕的名誉,拥有无数喜爱她的读者。世人所狂热追求的金钱、荣耀她已经全部拥有,但是她自己真正想要的,除了从未得到的,便是已经失去的。
漂泊半生,仍是两手空空。求而不得,世间最苦,令人心如死灰。回台后,在这样的折磨下,本就体质柔弱、健康状态不佳的三毛,身体状况不断恶化,心理状态也是每况愈下。
1991年1月初,三毛因病住院。周围人都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不过的入院治疗,治愈出院后她就会像往常一样,继续生活,继续工作。
没想到这竟然是三毛的最后岁月。
1月4日凌晨时分,天仍然是黑的,太阳还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升起来。三毛拿出一条丝袜,走进病房的洗漱间,从此再没有走出来。她用那条丝袜把自己挂在洗手间里的水管上,亲手为自己47年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三毛最终的不幸,是命运的悲剧,也是她个人性格的悲剧。
她曾写道,“我的心中有一个不变的信仰,它是什么,我不很清楚,但我不会放弃这在冥冥中引导我的力量,直到有一天我离开尘世,回返永恒的地方。”
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坚持自我亦是可贵的品质,但有时改变也确实是必要的。换个目标或者寻找新的乐趣,也是生活的意义。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了。斯人已逝,一切都已定格在了决绝的那一刻。
只是不知道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三毛是否会回想起那苍凉辽阔的歌声,还有那遥远的地方。
参考信息来源1)《雨季不再来》
2)《哭泣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