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2.王勃的《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佛塔毕竟是人工建筑物,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进行适当的修缮,据说公元675年,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在省亲途中路过广州时,造访宝庄严寺,恰逢舍利塔大修完成,应寺僧所请,写下了多达3800余字的《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这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篇塔铭,也是有关六榕寺早期历史的宝贵文献。城区中的六榕寺塔此塔于宋初毁于火灾,公元1086年,寺僧着手重建,历时11年才竣工。新塔改用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外观9层、内藏8个暗层,共计17层,总高为57.6米。因塔壁佛龛供奉贤劫千佛像,故又称千佛塔。六榕寺塔宋时的广州,民居一般都不超过六米,此塔之高,可谓鹤立鸡群,犹如今日的广州塔,故古时广州有民谚曰:光孝以树传、净慧以塔显。‘净慧’即今六榕寺,宋初至清末,此寺的名称一直是‘净慧禅寺’。2006年,这座‘六榕寺塔’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六榕寺,与光孝寺相隔只有数百米之遥,同处广州市中心的旧城区。六榕寺完全称得上是广州市的又一座著名佛教古寺,寺里留传下来的五件宝物,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1)

正门

1.六榕寺塔:六榕寺历史悠久,最远可以追溯到南朝的刘宋年间(公元420~479年),时称广州宝庄严寺。据传,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萧衍的母舅昊裕法师受命出国迎取佛舍利回到广州,并滞留广州宝庄严寺,为安放佛舍利,在大殿前建起了一座六层高的舍利塔。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2)

保护碑

此塔于宋初毁于火灾,公元1086年,寺僧着手重建,历时11年才竣工。新塔改用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外观9层、内藏8个暗层,共计17层,总高为57.6米。因塔壁佛龛供奉贤劫千佛像,故又称千佛塔。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3)

六榕寺塔

宋时的广州,民居一般都不超过六米,此塔之高,可谓鹤立鸡群,犹如今日的广州塔,故古时广州有民谚曰:光孝以树传、净慧以塔显。‘净慧’即今六榕寺,宋初至清末,此寺的名称一直是‘净慧禅寺’。2006年,这座‘六榕寺塔’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4)

城区中的六榕寺塔

2.王勃的《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佛塔毕竟是人工建筑物,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进行适当的修缮,据说公元675年,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在省亲途中路过广州时,造访宝庄严寺,恰逢舍利塔大修完成,应寺僧所请,写下了多达3800余字的《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这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篇塔铭,也是有关六榕寺早期历史的宝贵文献。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5)

碑廊

3.六祖慧能铜像:南汉(公元917~971年)时期,宝庄严寺易名为长寿寺,南汉灭亡后,长寿寺因战乱火灾等,寺塔均毁。公元989年前后,寺僧在原址上重建寺院(更名为净慧禅寺),并以曹溪汉地禅宗六祖慧能的真身原型、用紫铜铸造铜像,高约1.8米,重达一千多斤。铜像法貌庄严、垂目坐禅,一直被供奉至今。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6)

六祖堂

4.苏墨‘六榕’:公元1100年,被贬海南岛的苏轼奉诏北归,途经广州时,曾到净慧寺游玩,主持道琮和尚久仰苏东坡大名,诚意索求墨宝,东坡见寺院中有六株榕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若有所感,便欣然写下‘六榕’二字,落款为‘眉山轼题并书’。到了明代,有寺僧将“六榕”两字镌匾,悬挂山门,于是民间多称净慧寺为六榕寺。清光绪年间,约公元1875年,寺僧重修殿与塔之后,便索性正式把净慧寺更名为六榕寺。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7)

‘六榕’题字

大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也许是起伏不大的宦海浮沉让他看透了世间幻象,晚年的他逐渐成为了一位非诚虔诚的佛教徒,公元1094年,他到访曹溪南华寺就曾写下《见六祖真相》一诗,诗曰:云何见祖师,要识真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抠衣礼真相,感动泪如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当年他在六榕寺逗留时,想必也曾登上千佛塔,俯瞰广州城,感慨万千,诗情勃发;也曾与本地的文人官宦及高僧大德有过诸多谈论。可惜这些都不见文字传世,如今唯余‘六榕’二字,供人凭吊。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8)

苏东坡雕像

5.三尊铜佛:寺内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着三尊大佛像,每尊高6米、重十吨,它们铸造于公元1633年,是广东省内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

历史上四大无价之宝至今下落不明(王文苏墨六榕寺)(9)

大雄宝殿

这五件宝物,见证了六榕寺的古与今,相得益彰,让游客们叹为观止,更让信徒们自豪倍增、信心十足,在喧嚣中得到了安宁,各自早日达成‘离苦得乐’之所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