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而认知偏差,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人际交往和情绪,因此,适当地修正认知偏差,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你可能会否认这一点,不过,说真的,“你否认自己有认知偏差”的行为,其实恰恰也是一种偏差(后面会讲)。父亲告诉爱因斯坦:“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来自爱因斯坦的父亲的故事,告诉我们——正确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别人看到的你,和你自以为的你,并不一样。而我们之所以也会犯下杰克叔叔那样的错误,是因为在每个人的自我认知中,都存在一定的偏差。

你以为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吗?

爱因斯坦小时候,父亲曾给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父亲说:

有一天,我和你的杰克叔叔,去清扫一座烟囱。那座烟囱里面有可以踩着的钢筋踏梯子,于是,我跟着你杰克叔叔,一层层地往上爬。等到清扫完毕,往下走的时候,还是你杰克叔叔在前,我跟在后面。

结果,从烟囱里出来后,我发现你杰克叔叔的脸上和后背,全都被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却没有蹭到一点烟灰。但是,我以为自己一定和杰克一样,满脸都是烟灰,脏得像小丑,于是我跑到小河边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叔叔,却以为他跟我一样干干净净的,于是他草草地洗了一把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看到你杰克叔叔脏兮兮的脸,还以为他是个疯子呢!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1)

父亲告诉爱因斯坦:“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来自爱因斯坦的父亲的故事,告诉我们——正确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别人看到的你,和你自以为的你,并不一样。

而我们之所以也会犯下杰克叔叔那样的错误,是因为在每个人的自我认知中,都存在一定的偏差。

你可能会否认这一点,不过,说真的,“你否认自己有认知偏差”的行为,其实恰恰也是一种偏差(后面会讲)。

而认知偏差,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人际交往和情绪,因此,适当地修正认知偏差,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5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我的错有情可原,别人的错罪不可赦”——曾轶可的[自利性偏差],人人都有

6月17日,曾轶可发布微博称,自己被首都机场的边检人员刁难、拘留,并指责对方态度蛮横,私用职权。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2)

随后,曾轶可还抛出了该边检人员的警号,并配上了“吃瓜”的表情包。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3)

然而,在知乎上,有边检的工作人员,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曾轶可在过边检时,戴着口罩和帽子,工作人员要求其摘掉帽子,曾轶可边准备摘帽子,边顺嘴骂了一句“我X”。于是,边检人员让其进入房间例行检查。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4)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5)

后续,来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近十家权威媒体的通报,也证实了这一点: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6)

通报还称,对于曾轶可在网上纰漏警员个人信息的行为,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力。

从知乎网友描述和人民日报的通报,以及曾轶可最初发布的微博来看,曾轶可在边检时,确实没有主动摘帽和口罩,而且还对民警爆粗口、拍照。

然而,曾轶可却避重就轻,一味地指责警察蛮不讲理,自己是公众人物如何如何,更过分的是,她还写道:“在你有严重错误的情况下,我骂你全家又怎样!

曾轶可是如何做到“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的?

这种行为,正是来源于[自利性偏差

所谓自利性偏差,指得是:

对自己的成功往往做个人归因,对失败或错误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或错误做个人归因。

也就是说,当自己的行为正确或行动成功时,个体会觉得是自己的功劳,而当行为错误或行动失败时,个体觉得是环境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当别人行为正确时,个体会觉得是环境的原因,而当别人行为错误时,个体则认为全是对方的问题。

在曾轶可的认知中,她把自己的错误行为,归结为“因为对方蛮不讲理,所以我就爆粗口”。这明显是在往别人身上归错。

另一方面,曾轶可在表述边检民警的工作态度时,完全没有提到自己是先口不择言,而且全程都在不礼貌地拍摄对方。这就是典型的,在认为对方行为错误时,不进行客观情境分析,认为对方就是在刁难自己。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7)

其实,不光是曾轶可,我们许多人,也存在这样的[自利性偏差]。

比如,团队业绩提升,我们常常会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而业绩下降,则是因为“大环境不好”。

而如果是竞争对手业绩不好呢?我们会认为对方就是实力不行,根本没有环境的事儿。

再比如,很多比较宠孩子的家长,只要自己孩子打了别人家孩子,一定认为是对方小孩先招的欠。而如果是自己孩子挨打了,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肯定是对方家长管教无方啊!

你看,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自利性偏差]都随处可见。

而如何避免这种认知偏差呢?

——搜集信息,尽量带上情境分析问题。

比如,当两个小孩子打架时,家长应该多问问其他在场的小孩,或是客观评判两个孩子对事情的描述。然后,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一下,到底是欺凌还是真的事出有因,而不是一味地护犊子。

回到曾轶可事件中,曾轶可也应该在事后,多了解一下边检的常规流程,以及回顾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真的受了委屈,可以进行申诉,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在微博上大放厥词。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8)

“我是典型的狮子座”——警惕[巴纳姆效应]

这个效应和曾轶可无关,狮子座是随便用来举例的。因为[巴纳姆效应],解释的就是很多人相信星座解析的现象。

星座解析没有什么被证实的科学道理,但却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甚至连读这篇文章的你,可能也会说,“有些星座解析说得真的挺准的!”

注意——不是准,而是很多特征,大家都有。说的准,只不过说明对方了解人类的共性而已。

这样的现象,[巴纳姆效应]给出了精准的解释:

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非常空洞,人们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比如,我对素不相识的你说:

  • “有时候,你经常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想得过于复杂”
  • “有时,你比较外向,乐于与人交往,有时又很内向,变得沉默寡言”
  • “你总是期待生活有所改变,却总是无力改变”。

不知道猜中了几个,但我分别对身边的朋友说同样的话时,他们都表示:说的太准了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9)

其实,我就是瞎编的。

因为,这些话过于笼统和概括,它所描述的人格面貌,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而一旦这样的话再披上星座的外衣,就更具迷惑性了。于是你才会在看自己的星座解析时,不自觉地对号入座。

有关巴纳姆效应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心理学家给学生们发放两份,针对其个人的“个性评估”,一份是真实的、客观的,另一份则是类似于星座说之类的笼统评价,而且每个人的都一样。

当被问到“哪份评估更切合自身”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那份笼统的、并非真实的个性评价。

心理学家指出,巴纳姆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主观验证]造成的。

主观验证指得是:

当我们想相信一件事时,我们会搜寻各种各样的支持自己的证据。

对于星座来说,我们愿意相信星座解析说的就是我们自己,于是我们会回顾自己所能体现解析的事件和特征,来“自圆其说”。

更甚者,因为过分迷信星座,为了不让未出世的孩子是处女座,不惜选择提前剖腹产。

其实,与其依赖星座来改变命运,倒不如从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来把握命运。

过分迷信星座说,会让我们迷失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一旦相信了星座解析,我们就会让自己越来越像星座里阐述的性格,而越来越不像自己。

避免[巴纳姆效应]也很简单,当你觉得某个测试很准时,先不要盲目相信,多问问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再去看看不同星座的人,是否也有此类特征,你就明白了

——原来,有些性格特征人人都有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由笨小偷引起的[达克效应]

1995年,一名叫惠勒的贼,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枪抢劫了美国匹兹堡的两家银行。

而令人费解的是,惠勒大摇大摆地从监控下走过,没戴任何伪装装备。

果不其然,案发不久后,警方就通过监控找到了惠勒,并将其抓获。

惠勒不解,反问警方:“你们是如何抓到我的,我明明涂了隐形液啊!”

警方懵了:哪有什么隐形液啊?

原来,惠勒在电视中了解到,用柠檬汁在纸上写的字是隐形的,需要加热才能显现出来。于是,惠勒想,如果把柠檬汁涂在脸上和身上,不靠近热的地方,那摄像头肯定拍不到自己。

结果,就出现了上面我们描述的那一幕。

惠勒智商和精神都相当正常,但为什么会做出那种愚蠢至极的事情呢?案件引起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邓宁的注意,他和学生在经过一番研究和实验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最缺乏能力的人,反而最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能力缺陷,以至于在错误的理论基础上发展错误、愚蠢的行为。

这一结论后被称为[达克效应]。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10)

这一效应用达尔文的名言来说,就是——“无知者比富有知识的人更容易产生自信 ”。

[达克效应]在中国的语境中,则有以下说法: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无知者无畏。

是不是很常见?

当然,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有所欠缺,但如果我们真的做不到,那我们也不该盲目自信。

最妥帖的做法,是在做一件我们拿捏不准的事情时,去搜集资料或请教权威,(当然不包括违法的事儿),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被自己的无知所坑害。

毕竟,谁的能力都有局限性知道自己不知道,远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要好得多。

“你看,以前我就觉得他人不行吧”——事后诸葛亮之[后视者偏差]

有多少次,你听到别人说:“你看,我以前就觉得……,果不其然吧!”

这种俗称“事后诸葛亮”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后视者偏差],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只不过有的人表现出来,而有的人只是在心里“嘚瑟一下”。

[后视者偏差]指的是:

当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的最新发展时,对自己之前对事件的判断,有着过高的评价。

比如,让一群人猜测球赛获胜者,有人猜测是A方获胜,有人猜测是B方。不管最后是哪一方获胜,总有猜错的人这样说:“其实我开始就隐隐觉得应该选另一方。”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安排被试者观看一段视频,然后告知被试视频中人物的职业,再让被试描述其特征。

当被告知视频主人公是教师时,被试者会描述“戴眼镜、口袋别着钢笔”等特征。当被告知视频主人公是家庭主妇时,被试者则会描述“衣服上有褶皱、戴着婚戒、手很粗糙”等特征。

更重要的是,很多被试者表示:在被告知视频中人物的职业以前就已经猜到了对方的职业,因此才会注意到相关特征。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11)

但实际上,视频中人物的真正职业是一位售货员

“皮一下很开心”的心理学家们,靠这种实验,“打了不少被试者的脸。”

但心理学家也表示,人们不只是在面对别人时,会如此表现,即使独自面对自己时,大家还是会认为“自己早就看透了一切”。

这说明,人类普遍具有“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倾向。

而[后视者偏差]最容易影响的就是人们的人际关系和决策行为。

因为,大多数人其实比较反感“事后诸葛亮”的行为。而当我们因[后视者偏差]认为自己会做出正确判断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预期过高,从而导致决策和判断失误。

那么,如何避免呢?

在人际关系中,尽量不要彰显自己“事后诸葛亮”的一面。在决策时,不要过分依赖“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到分析问题上。

“我绝对不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别被[偏见盲点]骗了

正如文章来头所说,很多人会笃定自己够理性,绝对不会认知偏差所影响。但实际上,这种认为,本身就是一种认知偏差。

这种现象被称为[偏见盲点],指的是

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理性,比别人更少产生偏见。

比如,你会发现一些主张“尊重个人意志”的人,却在网络上指责某些男人娘里娘气、一点不爷们儿。他们并非键盘侠,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人,本身就没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

再比如,很多在网络上深扒明星整容史的人,有很多都进行了微整,但一些人并不认为微整也算整容。

而最常见的,就是朋友圈里的各种晒炫,很多人在diss完别人虚荣以后,却忘了删掉自己朋友圈里的各种旅游美食照。

这意味着:别人容易犯的错,我们认为自己不太会犯。

正因为如此,可能一些人在看到“人们都有认知偏差”时,才会矢口否认,坚信自己没有认知偏差。

测测你和什么星座最合适(星座测试太准了)(12)

那么,如何规避[偏差盲点]呢?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偏差时客观地进行自我比对。

看看别人的行为、信念,我们有没有。如果有,哪怕有一点迹象,也算(比如,整容和微整)。当我们发现自己也有相似的行为或信念时,就意味着我们从[偏差盲点]里跳出来了。

如果果真没有,也不要妄言说:“我绝对不会像某某某一样,如何如何”

因为,人是会变的,话说得太满,以后容易打脸。

苏格拉底曾说: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而我想说:

认识[认知偏差],才能真正做到认识自己。


[关于我]--泰迪抱枕,今日头条、有书、阿里妙读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擅长心理学、职场类、自我成长类文章,关注我,带你读懂自己、解构世界、快速成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