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写好文案的终极秘诀(把微文案写得短小精悍)
这可能是写好文案的终极秘诀(把微文案写得短小精悍)那怎么才能把文案写短呢?要说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长且无效”的表达存在哪些“坑”。那是不是一定要把文案写得这么长才能表达清楚呢?其实未必。只要把用户的关注点抓紧,一句话可能就搞定了。借一句经典广告语“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好像就够了。你宣传得再多,无非就是想告诉用户,坚持使用,越用越年轻嘛。举个例子,你去逛商场的时候,身旁有一个导购不停地“唠叨”,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是简单的几句,我们会觉得服务挺到位,但如果是追着你喋喋不休,估计都想跑了吧?同样的道理,广告宣传文案也是一样的。比如,现在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做化妆品的生意。文案往往长篇大论几百字,把产品的多种原材料、传说中的原产地、各种高科技的精湛工艺、使用后能达到什么什么样的效果,各种如诗般的修饰词语……你每次读完了有什么感觉?能记住多少?你会不会因为各种专业名词的堆砌而对该产品高看一眼,立该掏钱呢?
现在出门看一看,无论是坐车、等车,甚至走路的时候,很多人都捧着手机在看。有些是在娱乐,有些却是在学习。为什么现在学习都要在路上了?原因是工作安排得太满,已经没有大块的时间供大部分人安排读书学习了。我们的时间都被碎片化了!
所以,我们提倡学习微文案的写作。并不是一定要以这个写作为职业,但它绝对可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侧面的帮助。比如,给上司的汇报善于抓住重点,表达简洁有力,为大家节省时间;把广告文案写得短小精悍,冲击力强,易于记忆,便于传播;养成结构化思维,框架清晰,逻辑通顺,让表达更抓人心……
那么如何才能把微文案写得短小精悍呢?就从微文案的五个核心特征来仔细分析一下。
一、短——瞬间锁住用户注意力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少有人再有耐心看我们“长篇大论”了,时间越来越少,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现在就是抢夺用户注意力的年代。所以,微文案的短更容易见缝插针,有效宣传。
举个例子,你去逛商场的时候,身旁有一个导购不停地“唠叨”,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是简单的几句,我们会觉得服务挺到位,但如果是追着你喋喋不休,估计都想跑了吧?
同样的道理,广告宣传文案也是一样的。比如,现在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做化妆品的生意。文案往往长篇大论几百字,把产品的多种原材料、传说中的原产地、各种高科技的精湛工艺、使用后能达到什么什么样的效果,各种如诗般的修饰词语……
你每次读完了有什么感觉?能记住多少?你会不会因为各种专业名词的堆砌而对该产品高看一眼,立该掏钱呢?
那是不是一定要把文案写得这么长才能表达清楚呢?其实未必。只要把用户的关注点抓紧,一句话可能就搞定了。借一句经典广告语“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好像就够了。你宣传得再多,无非就是想告诉用户,坚持使用,越用越年轻嘛。
那怎么才能把文案写短呢?要说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长且无效”的表达存在哪些“坑”。
坑1:把啰唆当完整。表达的时候,阐述了很多客观原因如何、环境如何、心情如何等等。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知道原因和结果就够了,至于你经历的过程是否完整,谁会关心呢?
解决方法:多练习缩句,抓住中心。一个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的技能,就能有效打破这个“魔咒”。
坑2:认为修饰越多越形象。在我家孩子读小学的时候,作文总是字数不够,让孩子很头痛,结果我就教了他这样一个方法:多加修饰语。这样会让作文看起来更生动,描写得更细致,字数就越写越多。
解决方法:砍掉修饰语。其实有名词和动词就足够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了,更何况我们汉语中还存在各种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的情形呢。
坑3:不关注表达的层次。所谓层次,就是在你的表达式过程中,你想先让对方知道什么,再让对方知道什么,最后让他知道什么。
解决方法:精简层次,不绕弯。每次表达,层次越多,越会让人感觉云山雾罩,不明就里。
相信有一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没有哪一道菜能满足所有人的品味,叫“众口难调”对吗?同样的道理,我们写的文案也不可能打动所有人。所以,这里的“准”就是针对一部分特定的人群,找到那些“对的人”,我们写的文案才能发挥该有的作用。
要怎么找到这些对的人呢?完成三步走,圈定那些属于我们的“菜”。
第一步:给自己一个定位给自己一个定位,请记住三个关键词:领域、优势、好处。具体什么意思呢?
领域就是细分领域。你所擅长的领域一定要细分化,不要太过笼统。现在信息时代,连公园里的大妈都是半个中医了,你如果不细分化,都没有辨识度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嘛,你说你擅长理财,不如说你擅长分析基金投资,越细化越显得专业。
优势是明确自己的优势。就是在你的领域细分之后,你有哪些优势更明显。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仔细去挖掘而已,这一步是让自己产生辨识度的关键。竞争者那么多,凭什么让人相信你呢?
好处就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简单的说就是变现。你有优势,你的优势能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呢?这个是你需要广而告之的。要不然人家只知道你懂,可能还以为你清高,不想变现呢。
什么是给价值一个定位呢?第一步明明已经把我们的价值梳理出来了呀,为什么还要给它一个定位呢?其实这是一个反向推导的过程,就是由我们的自身的价值出发,反推到它适合哪些客户群体。如何反推的呢?
这里用到了一个“二分法价值定位”:从多个维度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你的价值归属什么类型,在最后的交集中找到精准用户群体。
举例说明:
*这种价值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
*这种价值是能即时兑现的还是延时兑现的?
*这种价值对女性帮助更大还是对男性帮助更大?
*这种价值对年纪大的人更有吸引力还是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这种价值上班族更容易实现还是非上班族更容易实现?
……
把你自己梳理的价值往里面套一下,你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线索了。当然,具体用到哪些维度并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都可能不一样,但维度越多,我们得到的线索也就更清晰,也就更容易找到那部分“对的人”。
通过价值定位,我们已经能够梳理出精准的客户群体了。为什么还要给用户一个定位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难发现,购买同一种商品的人,他们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购买者不一定是使用者,或者购买者有些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有些是为了预防问题。那么我们进一步的细分,就是为了让方案的表达更精准直接地戳中他们的需求点上。
比如,我们可以从三组标签将意向用户进一步的细分:
(1)购买者 VS 使用者
(2)解决问题 VS 预防问题
(3)强需求 VS 弱需求
通过这样三个步骤的定位,从自己到意向用户,已经足够精准了吧?那么就要考虑怎么样才能通过文案将用户抓牢了。下一篇继续分解。
关注我,用碎片时间精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