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什么样的(什么是重庆)
重庆是什么样的(什么是重庆)晚清民国时期,川渝一带的袍哥会,与青帮、洪门并称为天下三大帮,号令江湖。这里充满了“江湖”味儿,大江大河很江湖,爬坡上坎很江湖,说话言子儿很江湖,饮食文化也很江湖;这里的人豁达耿直很江湖,这里的城开阔通达很江湖......远看是山,近看是城;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里,就是山城重庆,一片魔幻江湖之地。重庆依水而立,依山而长,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又魔幻又现实,又时尚又传统,而且有美景有美食。
文 / 罗丹
轻轨穿楼而过,百米长的扶梯几秒带你深入一百多米的地下迷宫,上九楼的电梯却往下走;
从商场二楼出来是大马路,三楼出来也是大马路,四楼出来还是大马路;
在城里开车导航完全没用,问个路左左右右被绕晕,吃个饭还要“乱劈柴”;
远看是山,近看是城;城中有山,山中有城。
这里,就是山城重庆,一片魔幻江湖之地。
重庆依水而立,依山而长,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又魔幻又现实,又时尚又传统,而且有美景有美食。
这里充满了“江湖”味儿,大江大河很江湖,爬坡上坎很江湖,说话言子儿很江湖,饮食文化也很江湖;这里的人豁达耿直很江湖,这里的城开阔通达很江湖......
晚清民国时期,川渝一带的袍哥会,与青帮、洪门并称为天下三大帮,号令江湖。
据说,“袍哥”之称源于《诗经》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生死之交情义大过天,何况两件衣衫,这是鲜明的“袍哥”江湖气节。
鼎盛时期,川渝地区“十人有四”是“袍哥”,因为在乱世加入讲规矩重情义的袍哥,就意味着有了依靠。
虽然袍哥会早已消亡在历史中,但他们留下的行为和精神,已经渗透了重庆人的血脉,现在重庆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时常有“袍哥”的江湖味儿。
江湖,更讲究交心与尊重。重庆的江湖味儿,也许正是从“袍哥”这里来的。
从地理位置上说,重庆地处两江交汇处,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大量货物在此中转,商人、船工、游客各色人群在此汇聚,码头江湖渐渐形成,三教九流带来的江湖味,也开始在这里蔓延。
又因码头需要大量搬运工,一个特殊的职业“棒棒军”应运而生,靠力气吃饭是他们的价值观,不服输不畏难是他们的精气神。
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大多对“棒棒军”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重庆没有哪家人,没请“棒棒”帮过忙;没有哪个家庭,“棒棒”没有进去过。”这种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情感,也是重庆的江湖味。
“重庆两条江,喝酒当喝汤。”江河山川赋予了重庆人江湖侠气。与山共生,与水共存,江湖,是重庆独有的气质。
重庆的江湖味儿,不仅是一种生活形态,更是一种性格特征,印刻在重庆人的基因里,渗透在他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一提起重庆,很多人会想到:火锅、小面、洪崖洞,重庆的网红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但其实真正的重庆味道,当属重庆独一份的江湖味!你可能吃过川菜、湘菜、粤菜,却不一定品尝过重庆的“江湖菜”。
大火烧油,煎炸齐上,厨师烹调不拘常法,以爆炒闻名、大盘大碟的重庆江湖菜,更能体现重庆耿直、豪爽、坚韧的城市性格,很好地诠释了这股江湖味。
江湖菜为江湖人而生。
江湖菜的历史其实并不长,20世纪70至80年代,“江湖菜”这一称呼才开始出现在重庆民间。
最初,江湖菜馆多见于高速公路的两旁,为满足南来北往的货车司机们的饱腹需求。
麻辣鲜香的刺激,一口就让疲累的长途司机们大呼过瘾。为了区别和记住,他们给这种出自乡野的美味冠上了公路名称:319国道翠云水煮鱼、205省道潼南太安鱼、108省道璧山来凤鱼......
后来,又连带着歌乐山辣子鸡、南山泉水鸡、李子坝梁山鸡等一些小众民间佳肴名声远扬,成了江湖菜中的老字号。
江湖菜自成体系。
《舌尖上的重庆》在拍江湖菜时,曾问“这片江湖的规则究竟是什么?”他们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江湖菜取材新鲜,用的都是本地食材,讲究放养、现杀、时令,一个字概括,要“鲜”。
江湖菜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土、粗、杂。
“土”是指江湖菜充满亲切的乡土气息,只求好吃不求出身;“粗”是指烹调不讲章法,不拘小节,大锅大料,大盘盛肉大盆装汤;“杂”是天南海北各种烹饪方法兼收并蓄,又推陈出新,南北相成,中西结合。
来凤鱼
江湖菜是一种豪放不羁、充满刺激的菜系,背后是重庆人不拘小节、坦诚相待的江湖气,这也是这座城市生活的精气神。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湖菜的口味变得更加融合,除开传统的麻辣味道,还融入了酸和甜,使得更多外地人能接受这样的口味。
歌乐山辣子鸡
江湖菜已成了重庆的特色,口味干脆利落,做法自由洒脱,不妥协不中庸,既是说江湖菜,更是在说重庆人。
重庆人,像极了重庆的江湖菜,土得热情,粗得肆意,杂得包容,就是一副江湖人的做派。
因为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站和20条匝道走错一个就是重庆一日游的黄桷立交,使得很多人纷纷慕名而来。
但是一落地重庆,更让人惊讶的,是看到长江边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看到依山而建的现代时尚、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人们不禁会由衷地敬佩:重庆人简直太了不起了!到底是怎样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不仅在崎岖的山岭间安了家,还建起了一座魔幻的8D繁华都市?
1942年,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从飞机上俯瞰重庆,第一印象是:“一个极为不幸的人类居住地,连一块平地都没有。”
重庆,横向被长江和嘉陵江分割,纵向是并列起伏的山脉,没有好地,没有好路,要不要换个地方安家?
重庆人说:“老子偏不!老子偏要在这荒地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穷山恶水没有吓退重庆的江湖儿女,反而激发了他们的生猛气概,不怕天不怕地江湖气质,浸润着重庆人的骨血,给他们勇气和山水对抗,与天地争夺生存空间。
多少年来,他们遇山就凿洞建楼,遇水就架桥开路,开天飞轻轨,辟地下隧道,交通便利的8D城市就这样渐渐清晰起来。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中国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无差别轰炸,让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被轰炸时间最长的城市。
但坚毅顽强的重庆人在炮火硝烟里画脸谱、唱川剧……
火辣不屈的性格让他们在战后也迅速站了起来,他们在废弃的弹坑里,在遇难的亲人身边,在一片瓦砾残骸之上,砌砖盖瓦、修桥铺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再一次把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建设成了如今的繁华都市。
重庆江湖儿女没输过也不怕输,强字当头义字刻心,乘风破浪,跟山共生,与水共居。
从荒地到8D立体城市,能让导航迷路的重庆人,在天地面前争强好胜,尽显“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江湖气概,倔强又执着,彪悍又刚强。
山城、雾都、桥都、8D魔幻江湖,重庆真的太耐人寻味了。
在生存面前,重庆人不服输不信命,战斗到底;在生活面前,重庆人乐在当下,巴适得很。前一分钟为生活奔波,吃苦耐劳,后一分钟泡杯茶、搓盘麻将,享受生活。
奋斗和安逸,重庆人两不耽误。奋斗不忘安逸,安逸推着奋斗,重庆人一直都在均衡成长。
江湖帮派消失六七十年了,谈起“袍哥”,重庆人依然充满感情。但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不是一群江湖好汉能够运转的,重庆人早已具备了前瞻和发展的现代化眼光。
很多城市逃脱不了“有了实力丢了魅力”的怪圈,而有了CBD的重庆,也没有丢掉它的老茶馆;你以为重庆走得很高很远会忘了历史,其实关于山城的文化和记忆他们都已经小心珍藏;当其他城市为自己的地理环境认命时,重庆利用地形地势的特殊条件,创造了一场现代魔幻江湖。
在城市CBD,你看到了重庆的繁荣:火锅、轻轨、洪崖洞;转角走进CBD背后的街巷,你又能看到老重庆最真实的样子,老重庆最江湖的气息。
重庆巨变,斐然可观。
重庆江湖,独一无二。
出了重庆,再无江湖。
你愿入江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