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译文完整篇(我译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学而第一译文完整篇(我译论语学而篇第一)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我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温习,学以致用,不也高兴吗?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原文】
图文:兰心斋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译】
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温习,学以致用,不也高兴吗?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
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我译】
有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却喜欢犯上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而喜欢作乱的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用心做好本份事,根本树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就是‘仁’的‘根本’吧!”
【原文】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我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伪圆滑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仁义的。”
【原文】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译】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自省:为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练习了?”
【原文】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我译】
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要敬业守信,节约开支,爱护民众,征用百姓不要耽误农时。”
【原文】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译】
孔子说:“年青人,在家要孝敬长辈,外出要友爱兄弟姐妹;谨言慎行而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仁者。如此躬行之后,若有余力,则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我译】
子夏说:“选择妻子,能重贤德而轻姿色;照顾父母,能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能豁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即使说没上过一天学,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原文】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
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我译】
孔子说:“君子,若不庄重,则没威严;即使学了知识,也不会学得守固。修养道德要以忠义和诚信为主。不要跟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做朋友。若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我译】
曾子说:“谨慎办理父母丧事,追念祭拜远代祖先,民风自然归于淳厚。”
【原文】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老师(孔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样的待遇是他求来的?还是有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来获得的。老师获得的方法与别人获得的方法不同吧?”
【原文】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
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活着,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要考察他从前的行为;许多年后仍不改变父亲的正确之道(错的就要改哦),可以说是尽孝了。”
【原文】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我译】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古代明君治理国家,最令人满意之处就在于此;大事小事都以‘和为贵’。但是,如果遇到行不通之处,仍一味讲求‘和为贵’,而不以礼法加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原文】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
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我译】
有子说:“信守的承诺合乎义,就能兑现。恭敬的态度合乎礼,就能远离耻辱。依靠可亲可敬人,也就可靠了。”
【原文】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我译】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而说话谨慎,向有道之人学习以端正自己,如此,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我译】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横,怎样?”孔子说:“可以;但比不上虽然贫穷却乐道,虽然富有却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上说:‘君子修行,要像加工玉石那样,切了还要磋,琢了还要磨,去粗取精,不断完善自我。说的就是这意思吧?”孔子说:“赐(子贡是字,名“端木赐”)呀,现在开始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往的事,你就能预知未来。”
【原文】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我译】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