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北欧(解读法国文艺片的魅力与价值及对孤独的新思考)
文艺片北欧(解读法国文艺片的魅力与价值及对孤独的新思考)①三段式叙事演绎一栋楼,六个人三段曲,各自孤独又互为疗愈《心房客》正是采用了这种叙事结构,将看似独立的三个故事,以一栋公寓为联结,紧密联系在一起。电影剧情十分简单,却能引人渐入佳境。影片讲述了六个人的三段故事,从少年到老年,从爱情到亲情,将成年人的“孤独”定义为“三季”:本文将从电影的“三段式叙事、人物内心塑造、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探究这部冷门文艺片的魅力所在,并结合以上分析,来谈下我对孤独的几点新思考。三段式叙事是一种非线性叙事结构,三段式的结构往往出现在实验影片、文艺片,以及后现代主义影片文本中。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时间顺序,通过三个或多个电影段落,揭示电影主题。
无法安抚的孤独是电影《心房客》的主旋律,而我却从电影中看到了孤独的美好之处:孤独并不可怕,因为孤独是通向真我,了解个体内在需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以积极的心态解读孤独的正面意义,而不是逃避、或寻求可望不可即的外在安抚,来获得暂时的安慰。@纬度知行派
第一次看到《心房客》(Asphalte )的电影海报时,就被它明朗的浅灰色色调吸引了,那种安宁和祥和足以平复人心,给人以满满的治愈。再看电影,剧情也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当宇航员飞机升空,那栋楼里的居民们,抬头仰望天空时,我的心被温暖了。
这是一部少见的用孤独治愈人心的佳作,若你想找一部适合独处时看的电影,那这一部千万不要错过。
《心房客》电影的画面也以浅灰色为主,运镜缓慢,影片整体给人一种不紧不慢的感觉,简单的场景与波澜不惊的剧情,在暖暖的钢琴声中,将陌生人之间深深的爱意,浸润到每个人的心里。电影上映于2015年,由萨米埃尔·本谢特里特执导,虽然这部电影看似冷门,但其豆瓣评分竟高达8.4分,甚至有逐年上升趋势。
电影剧情十分简单,却能引人渐入佳境。影片讲述了六个人的三段故事,从少年到老年,从爱情到亲情,将成年人的“孤独”定义为“三季”:
- 爱情季:一个主动“脱群”的中年男人却爱上深夜独自抽烟的女护士
- 友情季:一个没有完整家庭的独居少年和一个人生失意的中年女演员成为忘年交
- 亲情季:掉落在异国他乡的宇航员遇上了独居老人,从陌生人成为了超越国籍的“母子”
本文将从电影的“三段式叙事、人物内心塑造、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探究这部冷门文艺片的魅力所在,并结合以上分析,来谈下我对孤独的几点新思考。
01、叙事方式:三段式叙事与荒诞喜剧相结合三段式叙事是一种非线性叙事结构,三段式的结构往往出现在实验影片、文艺片,以及后现代主义影片文本中。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时间顺序,通过三个或多个电影段落,揭示电影主题。
《心房客》正是采用了这种叙事结构,将看似独立的三个故事,以一栋公寓为联结,紧密联系在一起。
①三段式叙事演绎一栋楼,六个人三段曲,各自孤独又互为疗愈
- 第一段故事述的是单身汉因拒绝均摊公寓电梯费用,而受邻里的排斥。祸不单行,单身汉因双腿残疾不得不坐上轮椅,在夜深人静时乘电梯外出解决生活问题。一次,单身汉巧遇一位夜班女护士,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 第二段故事讲述了独居少年帮一位新搬来的邻居——一位过气的中年女演员开锁后,两人渐渐熟识。在与少年相处中,过气女演员认清自己的处境,直面被市场淘汰的现实,重新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两人成为了忘年交。
- 第三段故事则体现了对空巢老人的关怀,因为儿子在狱中老妇人只能每日在孤独中了此余生。直到某天,“从天而降”了一位来自NASA星空的宇航员,宇航员因为上级定位失败,飞行器被发落到了法国,政府为了掩盖过失,让宇航员就地“隐藏”。宇航员被迫寄居在老妇人家中,两人演绎了一段超越国籍的“母子”情深。
总体来看,三段剧情都以陌生人之间的相遇为起始,叙事在时空上形成平行关系,各自完整独立。如同三幅完美的画作,虽然画的内容不同,但都直奔一个主题:当一种孤独遇到另一种懂你的孤独时,这种疗愈,无需多言,却充满力量。
②荒诞喜剧手法,设定三次巧遇,荒诞之外暗含“孤独”的普遍寓意
影片将诙谐荒诞的故事情节与真实的生活细节相融合,拉进了剧情与观者的时空距离。
故事中设置了三次巧遇:第一种巧遇超越职业,第二种巧遇超越年龄,第三次巧合融合了以上两种巧合因子之外,又添加了一重超越国籍的巧遇。同时三组巧合中皆有一个共同因素,那就是:身份和性别的差异。三种巧合中,外来者都在经历着自己不顺意的人生,让看似真实的生活又添加了些许荒诞性。
电影对异国他乡的宇航员与阿拉伯老太太生活点滴的刻画,可以说是幽默十足。两人语言不通,沟通靠比划,但两人的相处却无比融洽。这位剧透瘾宇航员,在老太太看电影时,唠唠叨叨地讲述电影中每个人物的结局,老太太竟然听懂了,最后惹得老太太果断弃剧。
影片并无刻意煽情与渲染,导演以朴素简洁的、冷幽默的方式,完成了他对”孤独“的解释,使剧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法式喜剧风格——兼具智慧与高冷。
《心房客》将六位孤独者的心灵敞开,使他们在心灵的相触之间,感受着来自人性的温度,并使他们的沟通不受年龄、语言、信仰的约束,看似荒诞,却又无比真实,《心房客》可以说是送给孤独者的一剂良药。
在我看来,影片的故事外壳如同初雪的冬日,而内容则如暖房的壁炉,直达人心微寒处。空无一人的街道、突兀孤立的建筑物和真实生活素材的使用,使整个电影在荒诞之外,又给人以温情和安抚。
02、人物内在塑造:巧借移情、物喻、留白,展现六个成年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电影中人物内在刻画,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本片对人物内在的刻画并无浓墨重彩的渲染和交代,却将人物的所思所想准确地传达给了观众,使观众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一,巧用“移情”,将难以喻表的情感予以舒缓
移情最初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现的 原本是一种心理学术语,即情感的转移。
影片中的移情在三段故事中都有体现,这里以独居少年与过气中年女演员为例进行解读。在试镜失败后,女演员想起了自己人生的种种不幸:失业、失恋,被淘汰。面对独居少年,女演员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们的友情显然,已超越年龄,她的孤独,他懂。
女演员清醒后的第二天,两人对戏过程中,少年对母亲的怨结渐渐释怀,他开始理解,那个只知道寄钱、不愿露面的母亲,或许年轻时也有过和女演员一样不为人知的坎坷无助,女演员的出现,弥补了少年内心的缺憾。
电影中三段故事都以奇遇的形式,完成了各自的情感寄托。在我看来,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心是近的 再遥远的路也会是短的,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显得那么艰难了。
导演借助互为“移情”的方式,使陌生人之间的感情得以寄托。他们相互温暖,让整部电影既充满温情,又多了一分深刻反思。
第二,风中的垃圾门,孤独者们的解读,是本剧的点睛之笔
每个故事临近结尾时,远处都会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有趣的是心境不同,对那个声音的解读,也有所不同:护士说那是孩子的哭声,少年说那是马戏团走丢的老虎;老妇人说那是恶魔发出的叫声。
在我看来,每一种解读背后都是他们内心渴求的体现。影片结束时,镜头落在微型垃圾场上,寒风下不停摇晃的门,使这个声音的真相揭开。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这样的垃圾场,里面脏乱不堪,不愿被人看到,所以,宁愿隐藏心底,封闭自己。风中摇摆的垃圾门,露出的那一道狭窄的缝隙,我们叫它希望,它让人看到或许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
导演正是通过这样一个隐晦的镜头,将观众从电影中的美好,拉回到了现实。不同时态下却有着相同孤独感,心境不同,所体会到的情境自然不同,这便是电影的美妙之处。
第三,对特定人物的寓意与留白,表达孤独虽是生活常态,但孤独并不可怕
文艺片总给人一种美的寓意,本片也不例外。
影片中少年骑着单车跨越天际,天幕以灰蓝色回报,如同鲜活的当下;失业的女演员沉湎于过去,以黑白电影诉说自己曾经的辉煌,代表了过往的生活;老妇人向往着宇航员所描述的广袤星空,认为那是最美好的地方,象征着无限的未来。
影片并没有彻底解决每个人的处境难题,而是以留白的方式揭示主题。那个肮脏的垃圾厂,如同主角们向陌生人主动隐藏的秘密,外表看似平静如水,而内在各自抱守着各自的不堪。
个体内在情感缺失,终究无法通过外力补充完整。影片让我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有独特的人生故事。不同时期,去看这部电影时,往往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孤独者看到的是孤独,积极者看到的是积极。
03、荒诞幽默的外壳下暗含主题,在淡淡的哀伤与暖暖的治愈间,谈谈我对成年人孤独的新思考影片通过对6个陌生人的荒诞相遇,来展现孤独在每个人心中的双重性。而这种孤独,并不带有悲剧性意义,更没有抑郁的符号。同时影片以喜剧的结尾,揭示了孤独的另一重主旨。
首先,孤独是一种心态,允许孤独的流动,才能活出生命的自由
叔本华在《论孤独》中说: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影片中每个人起初本可以选择融入他人的世界,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独处,这让他们看起来并不合群,甚至有些清高。然而,当他们遇到真正懂自己的人时,每个人都选择了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另一个同道中人进入自己的世界。
如此看来,他们处的并不是孤与独,而是一种行为上的自由。正如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大的价值观下,人们都认为进入群体生活才能摆脱孤寂的心理。而事实上,这种无效的社交,反而使人失去了独处的机会,这样的行为,并不能解决一个人内在的问题。
在我看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主动选择独处,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才能拨开迷雾看见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拥有冲出迷雾的自由。
其次,孤独是一种状态,它自成世界、自成体系,是通向自我的佳境
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中写到: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主动性的寻求孤独是一种自我救赎,因为人在自我的独处中会呈现真实的状态,这种状态帮我们看到最原始的自我,以及内在真正的需求。
在我看来,孤独其实是一种中性情绪和感受,它的出现,意味着个体是健康的。真正的孤独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一种发自理性的思考,它有高度,有境界,但它没有声音,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发掘过程。
这种孤独,能帮人找到生命的意义和需要,如同中年大叔明白护士才是他不能错过的真爱;少年理解并体会到母亲深沉的爱;老妇人再次拥有短暂的母子情。
《心房客》也让人明白,打开心门就能迎来客人,这个心门外既有自己,也有外人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垃圾场,然而,真正的能清理这座内在垃圾场的人,只有主人自己。学会与孤独背后的真我去积极对话,才能活出积极的人生状态。
总结一下:
《心房客》以图像的形式来展现法式破旧老房子里人们的心理世界。巧妙地运用了老公寓、旧电梯、怪声音等意象组合,使片中人物在各自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穿梭。将六个不同时态下的人生百态给予精神关照,在淡淡的哀伤,暖暖的情意中令人看到孤独的积极含义。
成年人的孤独,人人都有,甚至时时相伴,但我却认为每个人都有主动选择孤独、主动面对自我的能力,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呢?
《心房客》是一部与孤独有关 却直击人心的法国文艺片,送给每个成年人,愿你的孤独能被自己温柔以待。
感谢阅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