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青青的歌单(浮光潋滟的音乐天堂)
竹海青青的歌单(浮光潋滟的音乐天堂)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图兰朵》节目单 王郁茜/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图兰朵》谢幕,指挥:平卡斯·斯坦伯格 王郁茜/摄慕尼黑作为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不仅拥有一众种类齐全的州立剧院:主演歌剧和芭蕾舞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Bayerische Staatsoper),主演话剧的王宫剧院(Residenztheater)和居维利埃剧院(Cuvilliés Theater),主演轻歌剧、音乐剧和歌剧的花园广场剧院(Staatstheater am Gärtnerplatz),作为埃弗丁戏剧学院主要演出场所的摄政王剧院(Prinzregententheater)。还有市立剧院:主演话剧的慕尼黑人民剧院(Volkstheater)、以话剧和戏剧工作坊为主的慕尼黑室内剧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音乐剧与话剧特约演出场所慕尼黑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s Theater Münche
慕尼黑英国花园 王郁茜/摄
文 | 王郁茜
南缘阿尔卑斯山区,北部绵延丘陵起伏,中部漫漫多瑙贯穿——这里是巴伐利亚。这个德国面积最大的联邦州不仅盛产啤酒和猪肘,还有绵延起伏的冰川河流、百家争鸣的各式剧院和乐团;其首府慕尼黑自12世纪中叶起便是巴伐利亚王国的文化中心,而现如今,包括宝马、安邦保险、西门子等诸多世界500强企业也选择将总部设立在这里。其实,慕尼黑不仅是房价和物价水平“勇争”德国第一,其古典音乐的繁荣程度也在全德数一数二。
戏剧古典,百花齐放
慕尼黑作为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不仅拥有一众种类齐全的州立剧院:主演歌剧和芭蕾舞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Bayerische Staatsoper),主演话剧的王宫剧院(Residenztheater)和居维利埃剧院(Cuvilliés Theater),主演轻歌剧、音乐剧和歌剧的花园广场剧院(Staatstheater am Gärtnerplatz),作为埃弗丁戏剧学院主要演出场所的摄政王剧院(Prinzregententheater)。还有市立剧院:主演话剧的慕尼黑人民剧院(Volkstheater)、以话剧和戏剧工作坊为主的慕尼黑室内剧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音乐剧与话剧特约演出场所慕尼黑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s Theater München)等,以及至少36家私立剧院和47家业余剧院。其种类之多、覆盖之广,足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和社会背景的人对于戏剧艺术的个性化喜好。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歌剧厅内景 王郁茜/摄
我第一次来到慕尼黑,是为了去看传说中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3D效果版《图兰朵》,不想却正赶上复活节假期的旅游高峰,被市中心熙熙攘攘的游客们深深地上了一课:在此建议将来打算去慕尼黑旅行的朋友,尽量错开假期;若是还有观剧的打算,则最好综合考虑剧院和曲目的知名度,提前关注官网、官媒或订阅会员邮件,确保至少提前一个月就安排好观演行程。因为,身处“德国最富裕之城”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是我在德国去过的最火的剧院,个人感觉甚至要比森帕歌剧院还难买票(当然,这个难买到的票是指价位后四档50欧元以下的票;前四档的高价位置一般在演出开始前还会有剩余,但也不是同价格区间内的最佳位置了)。不过,若是你像我一样买晚了票,有个方法倒也不失为下策: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提供10欧元的站票(Stehplatz)和听座(Hörer-/Partiturplätze)。这两种票可以提前官网下单,也可以现场去晚场戏售票处(Abendkasse)购买,一般在演出当晚仍有部分盈余。其中,站票是可以看到舞台的,但由于设置在剧院的3至5层的两侧,会有很大部分的视线遮挡。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图兰朵》谢幕,指挥:平卡斯·斯坦伯格 王郁茜/摄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图兰朵》节目单 王郁茜/摄
不过说句实话,在站完一场《图兰朵》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个站票其实不是为看歌剧设置的,毕竟要是歌剧时间短的话还能凑合站站;对于一些动辄两三个小时的正歌剧来说,属实有点煎熬。但若是非常想去看某位大师又没抢到合适的票,或是只打算去听个半场,站票值得一试,顺便还可以在演出当晚的剧院内参观一下。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歌剧演出一般由其驻院管弦乐团伴奏,即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Bayerisches Staatsorchester)。该乐团的历史可追溯至1523年,当时,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利德式声乐体裁(Lied)的代表人物、伟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森夫尔(Ludwig Senfl)接任慕尼黑唱诗班的音乐指导,成立了大家所熟知的慕尼黑宫廷乐团(Hofkapelle München)。在那之后,由于慕尼黑经常有歌剧作品上演,该宫廷乐团便逐渐开始排演歌剧作品,这才有了今天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驻院管弦乐团。在历史上,曾有包括理查·施特劳斯、克莱门斯·克劳斯、祖宾·梅塔、长野健在内的多位世界级音乐家担任过该团的总指挥。
慕尼黑是爱乐者的天堂,不仅是因为其享誉盛名的歌剧院,更是因为两支来自慕尼黑的世界级古典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Münchner Philharmoniker)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BRSO 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前者曾在马勒的亲自指挥下,首演过其《第四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三年前的这时候,还曾与王羽佳一同来武汉和杭州巡演。而后者更是以其自建团以来所保持的顶级音乐家阵容和纵横古今的曲目,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乐团之一;历任指挥之中不乏诸如克莱伯父子、卡尔·博姆、乔治·索尔蒂、西蒙·拉特(现任)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此外,它也是惟一一支跟伯恩斯坦长年合作过的德国交响乐团。
城中绿洲,音符缭绕
而就在不久前,由于慕尼黑加斯泰音乐厅(Gasteig)开启了翻修工程,两支乐团正式进驻了位于慕尼黑南部的伊萨尔音乐厅(Isarphilharmonie)。这家音乐厅毗邻伊萨尔河畔,旁边就是弗劳赫公园(Flaucher)。在艳阳高照的晴天里,经常能看到很多德国人呼朋唤友地来这里晒太阳浴;许多人还会自备啤酒和食材,在河边露天烧烤。沿着伊萨尔河有一条绿意盎然的健走骑行道,虽不及小城中的森林步道那般安静,却也是都市之中难得的休闲宝地。不过,伊萨尔音乐厅距市中心有一段距离,坐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中途还需要换乘,若是白天安排了在市中心的行程,晚上又买了这里的音乐会票,可以在时间上空出些余量,早点出发。
而就在市中心,距离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不到1公里的地方,也有一个大公园——英国花园(Englischer Garten)。公园紧邻被《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德国排名第一的慕尼黑大学,来此野餐、读书、打球的大学生数不胜数。就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傍晚,我听着德彪西的《第一钢琴三重奏》漫步小路,眼前绿叶繁茂、林荫密布,成双野鸭嬉水河中,对对天鹅漫步草坪。那天的晚霞是粉红色的,微风拂过面颊,一呼一吸也是格外清新。深处园中,远离闹市——一栏之隔,竟会如此千差万别。
新天鹅堡脚下,尽观音乐明星
从慕尼黑开车前往菲森时,一路的巴州景色 王郁茜/摄
来到巴伐利亚游玩,有个地方固然不能错过——由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所建立的新天鹅堡。在路德维希二世的一生中,不是面对政治密谋就是人身攻击;他不喜欢自己徒有名衔的身份,试图改变而又不得其所;与瓦格纳的交往因过度挥霍和公私不分而遭到了人们的强烈反对,而最终,瓦格纳被迫离开了慕尼黑,这使路德维希二世愈加厌恶慕尼黑这个城市,渐倾心于巴伐利亚山区里的一片净土。1868年,路德维希二世在给瓦格纳的信中,提到希望在前高地城堡的古堡废墟上建造一座仿照中世纪德国骑士城堡风格的城堡。或许,建设新天鹅堡,是为了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来逃避冰冷的现实。新天鹅堡的起居室、暖房到歌手厅,画满了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帕西法尔》《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唐豪瑟》……
新天鹅堡脚下的菲森音乐剧剧院 ©菲森音乐剧剧院
2000年,新天鹅堡脚下的菲森新天鹅堡音乐剧大剧院(Festspielhaus Neuschwanstein Füssen)以一场音乐剧《路德维希二世》的世界首演正式开幕营业。剧院坐落在福尔根湖畔,与新天鹅堡不到5公里之隔,是一所专门上演大型音乐剧的私立剧院。作为一名德奥音乐剧爱好者,来到这里实在难掩激动的心情:国内音乐剧乐迷非常熟悉的琵雅·道韦斯(Pia Douwes)、玛雅·哈克福特(Maya Hakvoort)、“污叔”乌韦·克勒格尔(Uwe Kröger)、“颜总”颜·阿曼(Jan Ammann)、“猪神”德鲁·萨里奇(Drew Sarich)、“大表哥”马克·赛博特(Mark Seibert)、“乌豆”Oedo Kuipers(乌多·凯帕什)、“淘宝叔”托马斯·博赫特(Thomas Borchert)等音乐剧明星,全都是这里的常客。但由于这里是私立剧院,再加上其独特的演出属性,票卖得要比州立剧院贵很多,最低价59.9欧元,建议提前官网预订。
汽车行驶在从菲森回慕尼黑的公路上。窗外渐渐拨云见日,银灰色的乌云终究是没能遮挡住它背后炽亮的阳光:这会不会预示着好的开始?
湖光潋滟,浮天无岸,这里是4月的巴伐利亚。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