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植物(天南星地面上的一株)
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植物(天南星地面上的一株)7-9月是天南星的果期,它的浆果有黄红色也有红色的天南星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的块茎,其块茎中含有28.05%的淀粉,能够用来制作酒精、糊料。不过天南星是一种有毒的植物,所以尽管其块茎含有较多的淀粉,但是它不能够当做食物来充饥。但是有毒的天南星却能够作为中药材入药,被医者拿来治病救人,这是不是很奇妙呢?在我国,天南星的主要价值也就是在它的药用功能上,因此历史上关于它的记载,也多是与医学相关的。天南星的花序柄从叶柄鞘筒内抽出,粉绿色的佛焰苞管部为圆柱形,每年的4-5月就是天南星的花期,它有着白色的花药。它有着两性肉穗花序和单性的雄花序,二者的外形有所差异。到了7-9月则是天南星的果期,它的浆果有黄红色也有红色的,种子则是黄色且具红色斑点。这种植物在我国非常常见,除了西北和西藏之外,中国的各省市都能够栽种天南星。它们往往自然生长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林、灌丛或草地中。除中国之外,日本和韩国也有天南
天南星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草本植物,它也叫做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等等。这种植物有着扁球形的块茎,其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和其他的许多植物不同,天南星常常只有一枚叶片,倒披针形叶片呈奇特的鸟足状分裂,裂片在13到19之间,有时会更少或更多。
倘若你听到天南星一名,或许会猜想这是不是某颗星辰的名字,就像是北斗星、紫微星一样,是浩瀚宇宙中的某个天体。但实际上,虽然天南星名字中既有“天”又有“星”,但是它却是长在地上的一种植物。它的外形特别,有些品种的天南星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美丽的仿佛是地面上星星一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南星吧!
天南星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草本植物,它也叫做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
天南星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草本植物,它也叫做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等等。这种植物有着扁球形的块茎,其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和其他的许多植物不同,天南星常常只有一枚叶片,倒披针形叶片呈奇特的鸟足状分裂,裂片在13到19之间,有时会更少或更多。其叶片全缘,上叶面为颜色较深的暗绿色,而下叶面则是淡绿色,叶片的基部楔形,先端骤狭渐尖。
天南星的花序柄从叶柄鞘筒内抽出,粉绿色的佛焰苞管部为圆柱形,每年的4-5月就是天南星的花期,它有着白色的花药。它有着两性肉穗花序和单性的雄花序,二者的外形有所差异。到了7-9月则是天南星的果期,它的浆果有黄红色也有红色的,种子则是黄色且具红色斑点。
这种植物在我国非常常见,除了西北和西藏之外,中国的各省市都能够栽种天南星。它们往往自然生长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林、灌丛或草地中。除中国之外,日本和韩国也有天南星分布。天南星生性喜欢湿润温暖的环境,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这种植物的块茎并不耐冻,而且在生长期尤其需要水肥,但是待到天南星萌芽之后的第2、3年,它的小叶片数量慢慢变多之后,天南星的抗寒能力会慢慢变强。
天南星常常只有一枚叶片,倒披针形叶片呈奇特的鸟足状分裂
天南星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的块茎,其块茎中含有28.05%的淀粉,能够用来制作酒精、糊料。不过天南星是一种有毒的植物,所以尽管其块茎含有较多的淀粉,但是它不能够当做食物来充饥。但是有毒的天南星却能够作为中药材入药,被医者拿来治病救人,这是不是很奇妙呢?在我国,天南星的主要价值也就是在它的药用功能上,因此历史上关于它的记载,也多是与医学相关的。
7-9月是天南星的果期,它的浆果有黄红色也有红色的
历史中的天南星明代诗人王佐曾在《天南星》中道:“君看天南星,处处入本草。”天南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著名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能够治疗“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我国的传统医学也认为天南星能够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是治疗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癎的良药。明代著名医学典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天南星能够“治惊痫,口眼㖞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解颅”。
异叶天南星也叫作独角莲、狗爪南星、母子半夏、独叶一枝枪等等,其块茎也叫作“天南星”
天南星的入药部分是它的块茎,因此医者和药农往往会在秋、冬二季,天南星的茎叶枯萎时去采挖它的块茎。关于天南星的药材炮制,大多是除去其须根及外皮,将块茎装入撞兜内撞搓,待到撞去表皮后再将其倒出用水清洗。检视其外皮是否干净,然后用硫磺熏制晒干。因为天南星的块茎有毒,所以在加工炮制的时候,人们会戴上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导致皮肤发痒红肿。
天南星的块茎,其块茎有毒,不能够作为食物食用
在众多的文献中,虽然有很多关于天南星的记载,但是天南星并非单单指某一个特定的植物。实际上,天南星科下的许多植物都能够叫做天南星,也有许多的植物别名叫做天南星。而在古籍记载中,叫做天南星的植物就更多了,很多同科、同属,或者外表相似的植物都会以天南星之名被记载进资料中。据不完全统计,有天南星别称的植物多达二十多种。
野生的东北天南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等地的山区,比较难见到
虽然在汉代就已经对天南星的药效有所记载,但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天南星都用着其他的名字被记载在文献中。如“虎掌”就是天南星的曾用名。《本草图经》中云:“古方多用虎掌,不言天南星。天南星近出唐世,中风痰毒方中多用之。”在一些古方中,医者们大多称天南星为虎掌,而历史上,“天南星”一名最开始出现,是在唐代陈藏器编写的《本草拾遗》这一书中。书中云:“生安东山谷,叶如荷,独茎,用根最良。”这种植物多被用来治疗中风和痰毒等病症。
叶片类似荷叶,常见于安东山谷中,这与我们上文所说的天南星特征好像不太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另一篇医学著作《本草图经》曰:“二月生苗似荷梗,茎高一尺以来。叶如蒟蒻,两枝相抱。五月开花似蛇头,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
这种植物形态好像与天南星并不一致,实际上,这些文献中所记载的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异叶天南星,它也是天南星的一种。异叶天南星也叫作独角莲、狗爪南星、母子半夏、独叶一枝枪等等,其块茎也叫作“天南星”。因为天南星的块茎有毒,不能够随意混用,因此在现如今的中国药典中,名为天南星的草药被指定是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者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但是由于天南星科下的植物众多,且相似的植物也很多,这也是一种历史较为悠久的植物,所以直到今天天南星植物的中文名也依旧是比较混乱的。即使是较为权威的医学资料上,关于天南星的描述也可能有所出入。例如在《中华本草》中所描述的天南星药材则是指天南星科植物虎掌、天南星、一把伞南星及东北天南星的块茎。但是相信随着医学、植物学等的不断进步,或许在未来关于天南星的名字会有一个清晰而严谨的结果。
参考资料: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第一部)[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2.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范尚坦,李金兰,肖华,林丽琴. 生天南星的毒性与用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8卷[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