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你哭笑的熊孩子(被那只霸屏的努力小熊感动了)
那些让你哭笑的熊孩子(被那只霸屏的努力小熊感动了)“你都没有尝试张口去读,没有练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呢?每个人都不是一开始就会读英语的,你尝试跟着我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读。”在反反复复地示范朗读后,小侄子还是要选择放弃,并试图逃避这项他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我的批评下,竟有点委屈地哭泣起来。记得上个寒假,正在上一年级的小侄子的英语作业在妈妈老师的催促下,迟迟没能按时完成。“姑姑,你给我念一遍吧,我不会读。”“姑姑,你替我读吧,我学不会。”
今天的朋友圈,被一只努力的北极小熊刷频了。短短2分多钟的视频,记录了这只可爱的小熊在面对陡峭的雪山,毫无畏惧,坚持不懈,不断向上爬行的过程。尽管,中途因为坡度太大,因为雪地太滑,一度失败掉落山底,但小熊在一次次的颠倒后,重新来过,终于与熊妈妈顺利会和。
我们因为画面中那个在白雪皑皑的雪山坡上的小黑点而揪心,我们因为最终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团聚而欣喜,我们还因为小熊在攀爬中不放弃自己而感动。
刷频转发中,看到不少妈妈急切地收藏起这个视频,想回去给自己的孩子看看。
的确,这只努力的小熊非常值得每一个孩子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也是现在每一个孩子急需get到的“软技能”。
记得上个寒假,正在上一年级的小侄子的英语作业在妈妈老师的催促下,迟迟没能按时完成。
“姑姑,你给我念一遍吧,我不会读。”
“姑姑,你替我读吧,我学不会。”
在反反复复地示范朗读后,小侄子还是要选择放弃,并试图逃避这项他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我的批评下,竟有点委屈地哭泣起来。
“你都没有尝试张口去读,没有练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呢?每个人都不是一开始就会读英语的,你尝试跟着我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读。”
耐心地劝导后,他终于开口和我一起开始朗读了。而我发现,其实他完全可以把一段英语对话朗读得很好,但因为不肯尝试,不肯动脑筋才有了直接放弃的念头。
后来,和几个同事也聊起此事。没想到,他们家的孩子们普遍都有这种情况。遇到数学题还没看题目,就喊着爸爸妈妈来帮忙;遇到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吵着让大人来完成。
当大家都为目前这种“普通现象”而愁眉不展,感慨孩子太依赖家长时,该如何破解?
请不要急于给孩子帮助让我们来试想一个场景。
一个孩子正在家里玩乐高拼插玩具,很随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拼插,与玩具示范图上的模型相差甚远。此时,作为家长的你会说什么?
A:“ 宝贝,这个不是这样拼的,要这样做......”
B:“ 宝贝,你拼的是什么啊?很特别,给妈妈讲讲吧。”
在不假思索后,可能大部分家长会选择A的方式。而孩子在被打断后,可能就有了放弃的想法。这时,家长又会说什么?
“你这孩子,玩什么都三分钟热度。”
“玩玩具都没个常性,以后能做什么。”
其实,不是孩子太容易放弃,而是家长打断了孩子思考和尝试的时间,阻止了孩子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所以,孩子只能一发脾气一把推倒,一脚踢开,不玩了。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去思考和尝试,而是让家长替代自己完成这个步骤。
请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如今,谁家的孩子没有上早教班、课外班,那不仅仅是输在起跑线的问题,在家长眼中可能就是完全失去了成才的机会。
而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正如之前CC妈的文章《早教班、课外班到底要不要上?》中提到的,如果孩子去课外班充电,那可能每天能够玩耍的时间就被压缩到只剩下1个小时了。
之前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曾对7000多名家长做过调查,60%的孩子在放学后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少于1小时。
的确,在早教班、课外班充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但却无法让孩子学到生活、学习、做事上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往往现在,家长太看中那些所谓的“硬实力”,钢琴、围棋、书法固然重要,但“软实力”才是激发孩子潜能,释放孩子闪光点的必要条件。
比如,之前邻居的女儿珍珍很喜欢和我一起叠纸,但总是被妈妈一句“快回家拉琴”中断了所有美好的时光。在珍珍妈妈的眼里,那些叠好的小兔子、小青蛙都是“不务正业”,只有小提琴才是珍珍走向星光大道的助力器。
请做好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准备之前有一个著名的实验,邀请一些孩子独立完成一系列的拼图智力任务。在第一次测试后就将孩子分成两组。
对第一组的孩子说:“你们很聪明,在拼图方面很有天赋。”
对第二组的孩子说:“你们刚才一定非常努力,表现得很出色。”
结果显示,第二组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测试选择了难度更大的拼图任务,而第一组被夸有天赋的孩子则选择了较简单的任务。
不难发现,当孩子用天赋去应战时,因为怕挑战失败而丢失“聪明”的标签,选择了相对简单的任务。而孩子被夸奖努力时,那挑战的结果将完全掌握在孩子自己的手中,所以更愿意尝试难度高的任务。
最近一期《奇葩说》的论题,#TA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我很赞同正方庞莹的观点。
“努力和聪明比起来,总显得要低人一等。当孩子被夸聪明时,如果做不好,那只能怪天赋。但如果夸努力,那孩子会认为每一次的尝试都在学习新的东西。而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
请不要将努力这个优点越来越弱化,因为天赋可能会赢得羡慕,但努力才会赢得尊重。让孩子不仅仅从一个满分的试卷中,一个搭好的积木中获得成就感,而是从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获得成就感。哪怕失败了,也请说一句:“宝贝,我看到你的努力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家长的示范作用。想想那个明明说好要早起晨练的爸爸,想想那个说要学厨艺买了一堆工具的妈妈,最终的半途而废,可能就成为了孩子模仿的对象。
做家长不易,那只努力的小熊可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目标,但你,每一个父母可能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