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会查你的背景吗:HR的日常 背景调查时应该注意哪些
hr会查你的背景吗:HR的日常 背景调查时应该注意哪些4、对被调查人信息保密原则。背景调查应该只针对岗位要求的内容进行调查,对于与工作不相关的内容不调查。2、被调查人尚未离职的不调查。应聘者尚未离职,本着尊重应聘者的原则,不能因为调查而影响其目前就职岗位。3、非工作相关内容不调查。
05背景调查的原则
背景调查是需要遵循规则和合法流程的,背景调查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必须征得被调查人授权
应聘者对于背景调查有知情权,因为背景调查有可能涉及到应聘者的隐私,必须征得应聘者的同意,而且必须要书面授权,切记是书面授权,避免法律风险。
2、被调查人尚未离职的不调查。
应聘者尚未离职,本着尊重应聘者的原则,不能因为调查而影响其目前就职岗位。
3、非工作相关内容不调查。
背景调查应该只针对岗位要求的内容进行调查,对于与工作不相关的内容不调查。
4、对被调查人信息保密原则。
对于被调查人的信息,一定实行保密原则,仅限于调查人、HR部门负责人、总经理知晓,严禁传播。
未经应聘者书面授权的背景调查,可能会触犯的法律条款:
1、民法。这种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具体侵犯的是应聘者的隐私权,如果对应聘者造成影响后,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侵权方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2、刑法。依据《刑法》253条,这种行为可能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应聘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06背景调查的时机选择
1、入职前:用人单位在员工完成应聘登记表后、正式面试前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不合适的应聘者进入后续的面试,节约时间提供面试效率;有的是在面试结束后与正式同时上岗前进行调查,之前面试淘汰的人已经不需要调查。
2、试用期:试用期一般都是1-6个月,时间充裕,利于调查信息的收集和核对,同时调查的信息也可以作为试用期符合工作岗位、是否辞退或录用的有效证据。
两种时间段调查的优缺点:
入职前调查的好处就是一般发现应聘者弄虚作假,用人单位就掌握了对于劳动者的录用与否主动权,无法律风险。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调查的时间短、调查的信息可能不全面充分。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可能造成人才流失。
试用期调查的优点就是能尽快吸引优秀人才入职,有利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但是缺点就是在试用期期间,如果员工不符合工作岗位录用条件辞退时,就必须证据充分,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同时提高用人单位的试错成本。
07背景调查的常用方法
1、电话调查。
电话调查是我们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我们根据应聘者在应聘登记表中留下的关于之前工作单位、公司证明人及联系电话信息(个人电话 座机电话)进行电话核实履历信息和职业修养问题。
电话调查时,一定要提前设计好调查计划,必须简明、实用、有效,控制时间,减少对方的不适应和反感。整个过程中,要保持礼貌和亲和力,引导对方配合和给出公正的评价。
2、委托专业调查机构调查。
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背景调查公司,通过常年的背景调查经验,形成有强大数据库,同时利用相关的企业资源,所以通过他们调查可以得到HR调查不到的问题。
缺点就是费用较高,会增加企业的招聘成本,不利于全面推广,所以只有部分核心高管岗位,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3、利用HR人脉资源进行背景调查。
每一个HR都有自己圈子。一个成功的HR,要善于经营自己的人脉圈子,通过HR圈子,能共享到很多可信度更高的信息。
背景调查也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给应聘者的前一任HR部门发问卷调查函,甚至可以有采用登门拜访的方式直接调查。
每个用人单位都可以结合岗位需要、实际来综合选用调查工具。
最后,背景调查,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好,会伤人伤己。
所以在背景调查中,一定要合理合法,一定要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充分尊重被调查者,调查时要听取多方意见,确保调查结果的合理、合法、客观和有效。
遇到不一致的信息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谨慎使用调查结果,背景调查不是万能的,不能不信,也不能盲信,要结合多种甄别手段、多维度验证,才能为用人单位选拔和引进更多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