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舒曼梦幻如诗(拥有双重性格的)
罗伯特舒曼梦幻如诗(拥有双重性格的)四十年代舒曼不断扩大音乐创作的范围,写了不少声乐曲、交响曲、室内乐重奏曲、清唱剧、歌剧等,如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列德序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女人的爱情与生活》及第一、二、三、四交响曲。他的钢琴作品形式短小。但在旋律、和声、节奏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到之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音乐诗人"。三十年代是舒曼钢琴创作最活跃的全盛时期,许多钢琴小品与曲集都是这时期的作品。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在你面前我真像个孩子,无论是不是这句话影响,总之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30首有趣小品。”这其中,就有《梦幻曲》。舒曼来到莱比锡之后,枯燥的法律条例,使他越发厌恶。但舒曼被莱比锡的音乐氛围所感染,于是他拜当时著名的钢琴教师里希·维克为师。两年后,舒曼在音乐艺术上的造诣与成就使他声誉大振,最终于说服母亲,走上了音乐艺
《壹人艺事》每周三,文艺人物与您相约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作为19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特点。
舒曼出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附近的小城——茨维考。父亲是一位作家,曾经翻译过拜伦的著作,并且经营着一家小出版社兼书店。从幼年起,父亲就让他接触大量名著,向他展现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思想与诗意并存的世界。舒曼一生都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尤其钟爱让·保罗和霍夫曼的作品,这一点深深地影响着他的音乐创作。母亲是一位富于浪漫气质的妇人,舒曼从母亲身上承袭了热诚而敏感的个性。 7岁时,舒曼开始学习钢琴,立志成为钢琴家,但后来父亲去世,母亲认为学习音乐没有前途,要求舒曼学习法律,无奈之下只好妥协。
舒曼来到莱比锡之后,枯燥的法律条例,使他越发厌恶。但舒曼被莱比锡的音乐氛围所感染,于是他拜当时著名的钢琴教师里希·维克为师。两年后,舒曼在音乐艺术上的造诣与成就使他声誉大振,最终于说服母亲,走上了音乐艺术的道路。
1830年,他搬进了维克老师的家中潜心学琴,为了迅速提高技能,他别出心裁地用一根细绳把手指吊挂在天花板上偷偷练琴,试图以此加强手指触键的灵活性与力度。但错误的方法使他的手指受到了严重损伤,他想成为伟大钢琴家的理想从此破灭了。这个意外对他的心灵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作曲给舒曼带来了安慰和新的信心,他开始在新的音乐领域中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
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舒曼用弗罗列斯坦和尤斯比乌斯作为自己的笔名,这两个名字代表了舒曼本身的双重性格:前者热情冲动、大胆奔放,后者敏感内敛、善于幻想。这两人同时活在舒曼的身体里,以各自不同的人设在《新音乐杂志》上发表乐评。
三十年代是舒曼钢琴创作最活跃的全盛时期,许多钢琴小品与曲集都是这时期的作品。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在你面前我真像个孩子,无论是不是这句话影响,总之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30首有趣小品。”这其中,就有《梦幻曲》。
四十年代舒曼不断扩大音乐创作的范围,写了不少声乐曲、交响曲、室内乐重奏曲、清唱剧、歌剧等,如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列德序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女人的爱情与生活》及第一、二、三、四交响曲。他的钢琴作品形式短小。但在旋律、和声、节奏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到之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音乐诗人"。
但舒曼双重性格使他不断产生幻觉,被身体里不同的声音所困扰,1856年,罗布特·舒曼死于精神病院。舒曼用他的幻想,用他的内心世界,用他对文学的热爱,用他对音乐的热爱,给后世留了许多充满诗意的浪漫音乐作品。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资料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网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账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播音:雷梦青(实习)
编辑:赵倧博 雷梦青(实习)
往期推荐:戏曲名家俞振飞步入梨园,与这个人密不可分
天才的预言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戏曲大家洪昇: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