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最值得带孩子去的博物馆(青岛两家博物馆推出互动活动)
青岛最值得带孩子去的博物馆(青岛两家博物馆推出互动活动) 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时之动同样为古人所倚重,依不同的时令,形状别致的馆藏牛形酒器、可捧于掌中的暖手的袖炉以及以四时特征为题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依季节顺序分为“秋、冬、春、夏”四个展示单元,依次展现古人应时而动,或温酒雅集,或焚香品茗,或纵情于自然意趣的古雅闲适风度。 正在布展的市博物馆原创特展《岁时佳兴:中国古典季节美学展》,近日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记者在布展现场看到,展览以四时为序,囊括了书画、瓷器、玉器等竹木牙角,不一而足。展览集结了馆藏的三级以上文物近百件,这些生活日用把玩之器,展示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 博物馆运营公司总经理刘丽敏告诉记者:“许多人来‘崇汉轩’参观后会问,下一次我们来还能做什么?怎样让大众对博物馆产生一种文化依赖,而不仅仅是‘一锤子买卖’,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所以在正式运营一年后,我们开始考虑如何优化和
博物馆的功能是什么?9月21日上午,带领全校600余名学生走进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的陵县路小学校长管彦莉说,无论大人孩子,都应该在博物馆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感性认知。在青岛市博物馆和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记者先后见证了两项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生活情境的活动不谋而合地展开。
在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举行的开笔仪式上,老师用朱砂为孩子们开智。(青岛日报 王雷 摄)
像汉代人那样充满仪式感地生活
击磬、朱砂启智、用毛笔书写下“人”字,走进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的孩子们,着汉服,行师礼,不仅在钟磬古乐中,经历了一场庄重的开笔礼,还亲身体验了宣纸拓印汉代石雕纹饰的过程。
博物馆运营公司总经理刘丽敏告诉记者:“许多人来‘崇汉轩’参观后会问,下一次我们来还能做什么?怎样让大众对博物馆产生一种文化依赖,而不仅仅是‘一锤子买卖’,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所以在正式运营一年后,我们开始考虑如何优化和细化我们所能提供的博物馆服务产品。”
刘丽敏说,博物馆提供的服务产品不是某一项手工活动,而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体验过程。她透露,“崇汉轩”正在策划推出一个新的服务产品,名为“穿越千年,做一天汉代人”,“就是感受一种基于汉代礼仪、文化的古典生活。目前我们已开发了八个主题,涉及饮食、居住、农耕等不同类别,并尽可能与馆藏的汉画像砖上所雕刻的汉代人生活场景内容相契合。”她特别举了一个体验点豆腐的项目:“我们将淮南王刘安发明点豆腐的故事贯穿于手工体验之中,这样的过程,孩子们一定会记住并且成为他们相互交流的话题,这才应该是博物馆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意义所在。”
像古人那样体味四时雅趣
正在布展的市博物馆原创特展《岁时佳兴:中国古典季节美学展》,近日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记者在布展现场看到,展览以四时为序,囊括了书画、瓷器、玉器等竹木牙角,不一而足。展览集结了馆藏的三级以上文物近百件,这些生活日用把玩之器,展示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
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时之动同样为古人所倚重,依不同的时令,形状别致的馆藏牛形酒器、可捧于掌中的暖手的袖炉以及以四时特征为题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依季节顺序分为“秋、冬、春、夏”四个展示单元,依次展现古人应时而动,或温酒雅集,或焚香品茗,或纵情于自然意趣的古雅闲适风度。
在展厅对面,还特别开设了一个“悦读区”,现场摆下桌椅,参观者可通过现场阅读、手工等互动活动,再度体味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市博还发出了“孩子眼中的四季”绘画作品征集令,10月10日前,孩子们可将自己眼中的四季画出来,并将作品照片发送到市博,入选作品将在“悦读区”展出。详情可关注市博官网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