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中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生产 何为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生产中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生产 何为双重预防机制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控”?2016年1月,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合称为“双重预防机制”。“双控”是如何提出来的?2015年12月,在12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什么是“双控”机制建设?
“双控”机制建设是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即“双控”机制建设),是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的具体举措,是要斩断危险从源头(危险源)到末端(事故)的传递链条,形成风险辨识管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两道防线”,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基础工作。
何为“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合称为“双重预防机制”。
“双控”是如何提出来的?
2015年12月,在12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2016年1月,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控”?
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
构建“双控”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每一次事故造成的具体原因是不同的,但如果你认真研读每次的事故调查报告,你会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指造成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场所的不安全因素。
何为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何为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注: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何为风险点?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场所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何为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
①排查风险点:排查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设备、设施或区域。
②危险源辨识:按照人、物、环境和管理四个层面进行危险源辨识。
③风险评价和定级: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登记。
④策划风险控制措施:按照工程技术、管理、防护和应急处置逻辑顺序制定实施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一般分为几级?
风险一般分为四级,分别是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较大风险(橙色风险)、一般风险(黄色风险)和低风险(蓝色风险)。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①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
②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③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的改进。风险程度R,R=M×E×S。其中M 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E 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的可能后果S 包括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M、E、S 分别制定了其取值标准。
安全风险分布图有几类,怎么绘制?
一类是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