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谋略(战国时的反间计耐人寻味)

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谋略(战国时的反间计耐人寻味)冯且的计策很简单,那就是以假乱真,离间敌人,借敌方的刀杀掉敌方的间谍,这样的方法,历来皆是分化强敌、反击敌方间谍的妙招,冯且可谓是深谙此道。西周以反间计除掉叛徒《战国策》记载了两个很巧妙地使用“反间计”的精彩例子,很值得重视:第一个例子是西周大臣冯且所设计的“反间计”,其用计方法算是比较简便的,但其收效极佳。当时,西周有一个叫昌他的大臣从西周逃到东周,把西周的国情全都泄漏给了东周。东周的君王非常高兴,而西周的君王却大为恼怒。大臣冯且对西周国君说:“我能杀掉昌他。”但要求国君能给些经费。西周国君很想杀掉昌他,就给了冯且三十斤金。冯且派人拿三十斤金和一封给昌他的密信,去找昌他。信上说:“昌他先生:事情如果能办成,就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立刻返回!夜长梦多,势必泄漏,那将白白送死。”随后,冯且又派人扮作告密者,告诉东周边境的侦探人员说:“今晚有奸细要进入国境。”侦探人员果然捕获了送密信的人,查出

在古代通俗兵书《三十六计》里有一个“反间计”,它主要是指识破了对方的阴谋,并巧妙地将其用来反击对方的一种谋略方法,使用“反间计”的最关键的计策是“以假乱真”,伪装要非常巧妙,造假要造得极为逼真,这方能让敌人上当,所以,是否能让敌人信以为真是“反间计”成败的关键点,只有让敌人因假象而作出错误判断,敌人才会采取错误的行动,我方才能借机获胜。

《三十六计》在解释《反间计》时说:“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这说到了该计谋的实质,是利用敌人的阴谋而对其使用谋略,即“因敌之间而间之”。比如,《三十六计》在按语中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谋略(战国时的反间计耐人寻味)(1)

周瑜巧使反间计

“反间计”在中国古代军事和政治较量中很早就使用了,战国时,列国纷争激烈,对“反间计”的使用很巧妙,当时的谋略家们清楚,有时,反间计能起到其他计策所无法达到的出奇制胜的效果,借势发挥,借谋用谋,以间而间之,这当然是更有奇效的。

《战国策》记载了两个很巧妙地使用“反间计”的精彩例子,很值得重视:

第一个例子是西周大臣冯且所设计的“反间计”,其用计方法算是比较简便的,但其收效极佳。

当时,西周有一个叫昌他的大臣从西周逃到东周,把西周的国情全都泄漏给了东周。东周的君王非常高兴,而西周的君王却大为恼怒。大臣冯且对西周国君说:“我能杀掉昌他。”但要求国君能给些经费。西周国君很想杀掉昌他,就给了冯且三十斤金。冯且派人拿三十斤金和一封给昌他的密信,去找昌他。信上说:“昌他先生:事情如果能办成,就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立刻返回!夜长梦多,势必泄漏,那将白白送死。”随后,冯且又派人扮作告密者,告诉东周边境的侦探人员说:“今晚有奸细要进入国境。”侦探人员果然捕获了送密信的人,查出那封信,把信交给了东周国君,东周国君见信后,立即杀了昌他。(参看《战国策》之《东周策·昌他亡西周》)

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谋略(战国时的反间计耐人寻味)(2)

西周以反间计除掉叛徒

冯且的计策很简单,那就是以假乱真,离间敌人,借敌方的刀杀掉敌方的间谍,这样的方法,历来皆是分化强敌、反击敌方间谍的妙招,冯且可谓是深谙此道。

另一个例子是王翦所使用的“反间计”,其反间的思路与冯且是一样的,只是计谋实施的步骤稍稍复杂些。

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谋略(战国时的反间计耐人寻味)(3)

王翦

当时,秦国派大将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了李牧、司马尚进行抵抗。李牧几次打败秦军,杀死了秦将桓齮。王翦为此很担忧,于是,他想了个办法,送给赵王的宠臣郭开等人很多银两,让他们搞离间活动,并散布谣言:“李牧、司马尚准备勾结秦国反对赵国,以便在秦国取得更多的封地。”赵王怀疑李和司马,便派赵葱和颜聚代了李牧、司马尚为将,并杀了李牧,罢了司马尚的官。过了三个月,王翦乘机紧急进攻,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大将颜聚,于是灭了赵国。(参看《战国策》之《赵策四·秦使王翦攻赵》)

《战国策》所记载的这两个“反间计”的故事,虽然没有《三国演义》所描写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所用的反间计那么形象生动、绘声绘色,但是,其反间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敌之间而间之”,造成假象,借刀杀人,这是反间的基本妙招。历史上不少谋略家,遇到强敌而无法正面与之冲突时,往往会迂回地利用反间计,离间敌人,分化敌方的力量,借敌之力除掉敌人,最终达到制敌于死地的目的。两军对垒,历来兵不厌诈,以假乱真,搞些假动作,即便是古代兵书所说的“兵不厌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