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老师修图,摄影师陈漫翻车
陈漫老师修图,摄影师陈漫翻车图中持包的模特:细长的眯眯眼,眼神“阴森森”,满脸雀斑,面色黑黄,手上还戴着清朝女性的护甲套。。。。。
最近,知名摄影师陈漫又一次登上了热搜,但这次并非是和某位明星合作的作品出圈,而是她在为某国际奢侈品牌设计的一张海报引发了网友热议。
这张具有争议的作品大图是这样的(前方高能):
。
。
。
。
。
。
图中持包的模特:细长的眯眯眼,眼神“阴森森”,满脸雀斑,面色黑黄,手上还戴着清朝女性的护甲套。
乍一看,似乎真的不是大众所能理解的“时尚”,小助理给社里的伙伴们看时,大家的表情好像都是。。。。。
毫无意外,这张照片一出,立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适,大量的网友指出:这是在“恶意丑化亚裔形象”~
但是还有一部分网友说,这是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当代的一种“艺术”~
不知道各位,你们觉得这个照片好看吗?
我们可以先不急着下定论,跟着小助理一起把这件事捋一捋,最后再说出你的看法~
陈漫这次拍Dior大片存在刻板印象吗?为何这次陈漫引起这么多的争议,主要是网友们还另外翻出了陈漫在2012年拍的一组《中国十二色》的作品。
作品中的女性也好像都是故意“眯眯眼”和“雀斑脸”,甚至普遍妆容都非常另类,画风让人“迷惑”。
这组照片似乎成了佐证了陈漫“恶意丑化亚裔”的“有力证据”。
小助理也做了了解,2012年的这组照片,其实是陈漫给创刊1980年的英国时尚杂志《i-D》的一组创作,杂志以往的封面人物拍摄是为了符合杂志名字,要求睁一只眼和闭一只眼的去创作的。
所以故意夸张让模特去“眯眯眼”,“丑化国人形象”这点其实也不太站的住脚~
而且,陈漫这组照片中的模特有她的朋友红三代万宝宝,还有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作家和知名模特等。陈漫丑化自己的朋友也没太必要。
那么,陈漫这次的作品究竟好不好看呢?是否有问题呢?
虽然美丑是没有绝对,但它一定受大众的主观判断影响,在当下的主流审美角度下,很多专业人士分析认为:Dior这张照片确实是“不好看的”,而且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 首先,作为一个创作者,Dior的这张照片运用了9年前类似的:风格,妆发和模特,这是一种偷懒行为,并没有在与时俱进的进行创作,而且在整体的呈现方式上,也更像文化堆砌,显得的过时又粗糙。
● 再者,近几年因为眯眯眼造成的争议性辱华事件屡次出现,例如之前清华的“眯眯眼”模特事件,而陈漫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国际时尚摄影师,初代的中国风大片的缔造者,曾经有过很不错的国风作品,但这次无论是Dior大片还是《i-D》中的作品,或多或少是在迎合西方审美,本可以积极承担作品中传播中国之美的责任,而陈漫最后却走了迎合西方市场的捷径~这一点,让人不免觉得可惜。
西方对于中式审美的刻板印象● 文化的误读审美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审美差异导致了华裔女性的刻板印象,这样的现象是确实客观存在的。
早些年,美国版《VOGUE》在官方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张亚裔模特的照片,照片中的模特拥有一张标准的丑女面孔,大鼻子塌鼻梁,小眼睛眯缝着,却又显得非常细长,纹着两条又细又长的眉毛,这张面孔的确让我们很难用美来形容,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网友表示质疑,因为一份时尚杂志用这样的照片,其用心也的确值得质疑。
还有之前杜嘉班纳拍摄的辱华广告~
其实国外品牌因在选用中国模特,一直存在争议~
之前Nike在日韩广告选用的蝴蝶结模特是这样的:
到中国时,画风就变成了这样:
这个选角对比,确实很难不让网友多想啊~
包括好莱坞早期电影里的华人反派角色傅满洲,也是眯眯眼,人物设计非常单一脸谱化~
即使是90年代迪士尼动画片中的女性正面角色:花木兰,也是单眼皮高颧骨塌鼻梁。
西方人对中式审美一直存在刻板解读的。
张爱玲也曾在小说《第一炉香》中,就描写过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模样,是精巧荒诞的:
这个评价,看来今天用也是不过时的。
对于西方而言,“中国风”从来不指真正的中国,它更多的是一个西方所塑造出来的“想象”。
中式美学的正确打开方式那么,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审美是不是都是不好的呢,并不是!
意大利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上世纪拍摄的电影《末代皇帝》中,主角:尊龙,陈冲都是个顶个的俊男靓女,虽然是一部从西方视角出发的外语片,但电影中的中式美学给国内很多导演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末代皇帝中的服化道,也都是很考究,让人惊艳的同时,还原了清末照片里的样子,相当真实。
还有2015年阿玛尼中国风高定走秀:
这样的中式服饰,我相信没有人会站出来说这样不好看吧。
关于东方审美风格,国内摄影师,张家诚的作品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他利用传统的东方配色对比,融合了现代与古典,呈现的作品复古又先锋~
如果这次拍摄的Dior是这种风格,我相信评论会是另外一种倾向~
尾言在现在,我们常能听到这句话:审美是私人化的~没有高低之分。
其实有没有高低之分,根据角度不同,是辩证关系。
审美观是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的总看法。审美观形成于社会实践之中,与政治、道德、哲学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关系。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集团下的审美观都是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可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带来的审美差异,作为网友,要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不能滥用“歧视丑化”概念,但是对于真正人为恶意的刻板印象也应该坚持我们的立场。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你对陈漫这次给Dior拍摄的作品怎么看呢?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
或者你也可以聊聊你对审美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