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车吓唬孩子结果孩子丢了(一个玩具车引起的争吵)
玩具车吓唬孩子结果孩子丢了(一个玩具车引起的争吵)朋友很难为情,觉得自己女儿怎么这么自私,这么小气啊。女儿平时也挺乖的,现在怎么这么不听话。 有次,我们相约去公园玩,朋友带了些玩具,有皮球、小汽车和积木。我们把户外垫铺好,把玩具都放在垫子上。琪琪和我的宝宝玩的很开心。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些小朋友来围观,有的小朋友也想玩。见状,琪琪,赶紧把自己的玩具收拾起来,放在自己的面前,牢牢的用手挡着,那可爱的模样就像老鹰护小鸡般,生怕心爱的玩具一不留神就被抢了去。 有个小男孩,很想玩垫子上的小汽车,朋友让琪琪拿小汽车给这个小男孩玩下,琪琪不肯,把头扭到一边去,嘴撅的老高。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对小男孩说:“她不肯给你玩,我们就不玩,妈妈去给你买一个。”边说边拉着小男孩生气地走了。
作者|杨丽萍
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琪琪长的很漂亮,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又很乖,真的是父母的小棉袄。每个人见到她的女儿都会夸奖一番。我朋友也总是每天晒朋友圈,我们都羡慕不已,都纷纷想有个这么一个既漂亮又可爱的女儿。
有次,我们相约去公园玩,朋友带了些玩具,有皮球、小汽车和积木。我们把户外垫铺好,把玩具都放在垫子上。琪琪和我的宝宝玩的很开心。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些小朋友来围观,有的小朋友也想玩。见状,琪琪,赶紧把自己的玩具收拾起来,放在自己的面前,牢牢的用手挡着,那可爱的模样就像老鹰护小鸡般,生怕心爱的玩具一不留神就被抢了去。
有个小男孩,很想玩垫子上的小汽车,朋友让琪琪拿小汽车给这个小男孩玩下,琪琪不肯,把头扭到一边去,嘴撅的老高。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对小男孩说:“她不肯给你玩,我们就不玩,妈妈去给你买一个。”边说边拉着小男孩生气地走了。
朋友很难为情,觉得自己女儿怎么这么自私,这么小气啊。女儿平时也挺乖的,现在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跟朋友讲,琪琪不是自私,她这是自我意识强的表现。
儿童心理学专家说:“孩子在2~4岁时,开始经过自我认知从萌芽到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认识世界,并在头脑中对“我的”“你的”“他的”有了清晰的认知,所以并不知道分享的含义。”
我的宝宝,也时常会这样。
去年年底,那时疫情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全国还没有开始戒备。我带宝宝去我妈家玩。去之前,宝宝带了几个玩具车去。我的外甥和外甥女也在外婆家玩。
刚开始,宝宝不敢和表哥、表姐玩,可能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宝宝感觉有点陌生,不过过了一上午,宝宝和哥哥、姐姐渐渐地熟悉起来。
宝宝很爱护他的玩具车,不肯让哥哥、姐姐玩,有时候他不想玩了,就藏在被子里。
每当哥哥、姐姐去房间时,他总要检查下自己的玩具车有没有被哥哥、姐姐拿走。当哥哥发现他把玩具藏在被子里时,他就打哥哥,并把玩具抢回来。
后来,他就想到了一个给玩具的藏身之处,藏在我的衣服口袋里。
所以每当宝宝想玩玩具时,就从我口袋里拿。玩完了又放回去,把我的口袋都弄的很黑。
我爸爸给宝宝打了两个气球,宝宝也跟看宝贝似的牢牢的攥在手里,表哥、表姐总是会逗他,拍他的气球。他总是会向我撒娇:“妈妈,不让哥哥、姐姐玩,让哥哥、姐姐走开。”外甥女说:“表弟好小气哦!”
我心里知道,宝宝并不是小气,也不是自私,他只是不想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别人一起分享,他的自我意识很强。
孩子2~4岁这样的表现,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孩子4岁后还这样,不懂得与别人分享,我们做父母的,就要引起重视了,可以这样做:
1. 不能随意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
当孩子不想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时,父母不能碍于面子,而给自己孩子贴上“自私”或者“小气”的标签。应当鼓励孩子积极的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要告诉孩子,这样做,可以结交到很多的小伙伴。
2.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护着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分享时,我们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参与到其他孩子的游戏当中,让孩子知道,只有交换玩具,其他小朋友才会同意他参加游戏。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分享的乐趣了。
3. 多带孩子出去玩。
父母再忙,都应该陪陪孩子,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在家,没有人陪伴,玩具就成了他唯一的玩伴。自己的玩伴和别人分享,会让孩子觉得失去小伙伴,孩子自然是不愿意的。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会暂时忘记玩具的存在,孩子觉得玩具并不是唯一的玩伴,外面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一起玩。
4. 多和孩子交流。
当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时,我们可以试着和孩子交流,孩子是一个个体,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实在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时,我们也暂时不用责怪孩子,要有点耐心,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很重要。
总之,孩子2~4岁,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强的表现。当孩子4岁之后还不愿意分享,那么我们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可千万不能给孩子随意打上“自私”的标签。否则,时间久了孩子有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真正自私自利的人。
最后,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学会分享,并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和美好!
(完)
关注@杨丽萍育儿学堂 让我们告别焦虑,做一位智慧的妈妈,一起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