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简单理解:如何理解 一阴一阳谓之道 这一命题的含义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简单理解:如何理解 一阴一阳谓之道 这一命题的含义我们再说道的概念。三、什么是道?中国古代哲学的继承,以及我们中国医药学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彻底走出古人所圈定的“牢狱”,知识是否合理,不是就知识本身的性质来说明的,它最终要以能否反映客观真实为最终依据,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根据。阴阳、五行等学说不能反映自然事物以及生命现象的真实规律,我们就需要从重新观察和思考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实际秩序出发,建立起能否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概念和学说来代替它,而不是一味地迷信它。中医药

周文画卦

难道真是我们老祖宗的观念超越了现代科学的观念,而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其实并未走出朴素的自然哲学阶段。 我们研究古人思想,但不能迷信它,古人认为世界分阴阳,不等于自然界本身具有这个性质。摆在我们面前的出路是,我们可以试着将古人的阴阳观念与学说向自然科学领域中推广,看它能否成为描述自然事物真实特性的基本原则。

如果能,自然意味着我们古人已经窥见了部分真理。如果不能,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古人并未掌握自然事物的真实规律。那时,我们只有放弃古人的信仰,并要用更真实,更能反映自然事物真相的概念和原理代替它。那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有确凿的证据或学理的依据支持阴阳概念及其假说应用于自然事物及其规律的描述。

如果阴阳观念不能用于自然事物真实规律的描述,那么“一阴一阳”的说法便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命题,它不提供帮助我们理解自然事物结构及其规律的信息。但是依旧还有很多人迷信它,有的则比附现代哲学中矛盾律,辩证法等观念来证明这些观念有效。孰不知单凭这一命题是推论不出辩证法与矛盾律的,如果我们不是事先有了这些观念,单纯立足于古代哲学,是不可能讲出这样的道理来的。

中国古代哲学的继承,以及我们中国医药学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彻底走出古人所圈定的“牢狱”,知识是否合理,不是就知识本身的性质来说明的,它最终要以能否反映客观真实为最终依据,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根据。阴阳、五行等学说不能反映自然事物以及生命现象的真实规律,我们就需要从重新观察和思考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实际秩序出发,建立起能否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概念和学说来代替它,而不是一味地迷信它。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简单理解:如何理解 一阴一阳谓之道 这一命题的含义(1)

中医药

三、什么是道?

我们再说道的概念。

道在初始含义上与现代哲学中真理这一概念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求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追求真理。在我国古代哲学中,道与德是最高的两个范畴,其中道是指自然万物的最根本原理,德则是指人类社会的最根本法则。我国古代哲学家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终极社会法则的探索上,关注人事明显多于对于自然事物客观规律的探究。这可以通过先秦诸子的言论中了解。

所以,我们的先哲讲德要多于讲道,但是人事前面还有个天,所以又不能不讲天道。古人所谓天道,也绝不是现代观念中的自然或万物的观念,古人的天主要是有意志的天,能够时时刻刻影响和左右人事的天。但是古人也讲自然的天,比如荀子。荀子不迷信有意志天,是为他人性本恶,需要礼教、法制的论点做铺陈。

所以,古人虽然畅言人事,但往往要取法天道,所以道的概念一定要在德之前。在这个方面,老子思想是一个鲜明的例证,短短五千文字,既讲了道,也讲了德。老子立言的主旨是德,讲道是为讲德做铺垫。在老子那里,道不再单纯是理,而是物。道被预设为独立、自在且恒常为一的事物,它没有形象,不能被经验。但却是宇宙中万事万物支持者,道生养着万物,如同母亲生养自己的子女。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简单理解:如何理解 一阴一阳谓之道 这一命题的含义(2)

老子像

从经验主义者的立场上看,道就是无有或无物,因为它不能被观察、不能被听闻,不能被触知。但老子却坚信它是有,称之为“无物之象”,即以无为形式的有。所以,老子所讲的道并不自然万物本身,而是自然万物背后的原因和根据。

在我们的经验中,万事万物都是客观实在的,它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我们经验到。所以我们就认为这是世界的全部内容,而老子却教导我们说,在这可经验的万事万物背后,还存着一个实体,这个实体是万事万物的原因和根据。老子将这个假设的实体命名为道。

通过上面讨论过,我们了解了,道的一个意义是真理、原理、规律等。叧一个意义则是作为万事万物原因和根据的自在物。

接着我们继续讨论命题“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意义。如果我们将道理解为原理或法则,那么这一命题就可以翻译为:一阴一阳就是万物的终极法则,或真理。但前面我们已经讨说过,阴阳的概念或法则还不能用作描述或揭示事物客观规律的工具,所以一阴一阳这个说法不反映事物的客观性质,不提供有益理解的信息。

如果我们将道理解为万物的原因,那么根据老子的意见,它是以无有、无物为形式的有。那么阴阳的概念也不可以用作描述道的工具。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简单理解:如何理解 一阴一阳谓之道 这一命题的含义(3)

道与阴阳本是毫不相关的概念,古人将它的合拢在一起,看似深奥,实则空洞无物。我们不能通过这一命题进一步理解万物的奥秘,它不从经验中来,自然也不能用经验事物描述或解释。

四、结论

古人讲尽信书,不如无书。研究自然界,建立客观真实的知识体系,就不能从本本出发,知识以反映自然事物客观规律为目标,不能提供客观事物结构与规律的知识就是假知识。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一命题既不揭示事物规律,不提供有益理解的信息,所以我们只能判断是一句空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