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字之差到底多可怕(一字之差引发的血案)

一字之差到底多可怕(一字之差引发的血案)过堂以后,新科进士还要“谢主司”,去知贡举官员的府第或贡院谢恩。一次不行还得多次“曲谢”,这样一来,形成了名义上的师生互助关系,也为唐朝末期党争之风盛行埋下隐患。自唐朝时就有科考进士“过堂”的潜规则。考取进士者都必须要先到中书省都堂去谒见当朝的宰相,从状元以下,也都要一一通报姓名,称为“过堂”。《水浒传》中提到吴用的职业,多用落第秀才,郁郁不得志的乡村教师来描述。其实吴用幼时聪慧过人,加之其父又是当时郓城县有名的才子。发解试之前,吴用早已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四书五经尽皆知晓。大比之年,吴用满怀信心前往京师赶考,欲登科及第,一展胸中抱负。果然,他出色的才华、锦绣的文章得到考官大大好评。奈何,天不遂人愿。吴用虽有一身惊世才学,却不懂官场人情。当时,宋代恰逢奸相蔡京掌权,蔡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掌握天下文人士子升迁之路。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提到《水浒传》,世人皆道梁山好汉忠肝义胆、武艺超群,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替天行道,世所闻名。

谁又知道三十六天罡之中,还有一星宿,状元之才,却因名获罪,一身才华无处施展,不得不另辟蹊径,让天下人知晓“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一字之差到底多可怕(一字之差引发的血案)(1)

这个人就是吴用,自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水浒传》中提到吴用的职业,多用落第秀才,郁郁不得志的乡村教师来描述。其实吴用幼时聪慧过人,加之其父又是当时郓城县有名的才子。发解试之前,吴用早已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四书五经尽皆知晓。

大比之年,吴用满怀信心前往京师赶考,欲登科及第,一展胸中抱负。果然,他出色的才华、锦绣的文章得到考官大大好评。

奈何,天不遂人愿。吴用虽有一身惊世才学,却不懂官场人情。当时,宋代恰逢奸相蔡京掌权,蔡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掌握天下文人士子升迁之路。

自唐朝时就有科考进士“过堂”的潜规则。考取进士者都必须要先到中书省都堂去谒见当朝的宰相,从状元以下,也都要一一通报姓名,称为“过堂”。

一字之差到底多可怕(一字之差引发的血案)(2)

过堂以后,新科进士还要“谢主司”,去知贡举官员的府第或贡院谢恩。一次不行还得多次“曲谢”,这样一来,形成了名义上的师生互助关系,也为唐朝末期党争之风盛行埋下隐患。

虽然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与及第举人之间结为朋党,早已诏令废除此法。但官员之间仍然将此作为选官潜规则,特别是蔡京主政时期,天下官员七成皆出蔡门。

小地方出身、年轻的吴用,哪知道这么多弯弯绕,考取进士后自然没有前去拜谢蔡京。

蔡京一看,这还得了。一个小小的进士,眼里竟然没有自己的存在,若让他当了状元,以后还如何能轻松驾驭?

于是,在早朝定状元一事上,蔡京上奏皇帝:‘’吴用文章虽好,但名字不吉利。如真点他“无用”为状元,岂不有损大宋形象?”一代昏君赵佶颔首曰“言之有理”,金口敲定:‘’吴用永不录用!‘’

从‘’吴用‘’到“无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从此,吴用的一生被彻底改变了。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毕生的追求被人一言而绝,吴用心中有恨,定下了誓让天下尽惊颜的复仇之志。

一字之差到底多可怕(一字之差引发的血案)(3)

七星聚义、 智取生辰纲、激林冲火并 王伦、破祝家庄和曾头市、攻取 大名府、破连环马、擒高俅等无数次胜利,吴用都是梁山好汉一系列胜利的策源点。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赵宋皇室是多么的有眼无珠。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借演义讽古人。宋代仁宗年间,就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的真实事件。

《燕翼诒谋录》卷五记载说,正因为殿试被黜,张元“走夏州”,即张元叛宋投夏之事,导致好水川之败,宋军损兵折将,西夏崛起,给宋朝以极大震撼与教训。

施耐庵将自己的经历带入演义小说中,以“吴用”自比,感慨元末政治黑暗,自己生不逢时,一生不得志,满身才华无处施展,借古讽今,将自己带入演义小说中,将心中壮志,在小说中一一铺陈开来。

一字之差到底多可怕(一字之差引发的血案)(4)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