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春节什么时候开始算工作日(节假日数量该涨)

春节什么时候开始算工作日(节假日数量该涨)目前我国职工每年可依法享受包括11天法定节假日,通过放假与调休相结合,分别拼出了3天、5天、7天不等的连休。按照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放假的节日共11天,分别是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现行的放假调休方法是,通过调借双休日,分别形成春节和国庆2个7天“长假”,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5个3天“小长假”。 尽管相对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前法定节假日有所增加,但依然总量偏少,治本之策只能是增加节假日的供给。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起“优化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你有啥建议?”的互动,网友的意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适当延长春节假期(57%)、减少年中节日调休(17%)、重视重阳等传统节日(13%)、增加暑期假日(9%)等。 当前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上的确存在一些短板和不相适应的地方,不过,更关键是还是节假日总体数量偏少,再怎么

节假日数量该适当增加了,不妨将春节从除夕放到元宵节,试点一周四天工作制。

春节什么时候开始算工作日(节假日数量该涨)(1)

媒体报道,今年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通知刚一出,就有不少网友吐槽“挪用双休日、拼凑小长假”的老做法, “周末本就是休假日,为什么调休”“放假7天,上班7天”“还不如少休2天,别调休”……网友们有关建议加长春节假期、放假不调休的声音不绝于耳,再次带火有关增加节假日的话题。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提出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起“优化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你有啥建议?”的互动,网友的意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适当延长春节假期(57%)、减少年中节日调休(17%)、重视重阳等传统节日(13%)、增加暑期假日(9%)等。

春节什么时候开始算工作日(节假日数量该涨)(2)

当前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上的确存在一些短板和不相适应的地方,不过,更关键是还是节假日总体数量偏少,再怎么拼凑也还是感觉不够用。

尽管相对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前法定节假日有所增加,但依然总量偏少,治本之策只能是增加节假日的供给。

目前我国职工每年可依法享受包括11天法定节假日,通过放假与调休相结合,分别拼出了3天、5天、7天不等的连休。按照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放假的节日共11天,分别是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现行的放假调休方法是,通过调借双休日,分别形成春节和国庆2个7天“长假”,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5个3天“小长假”。

建议进一步优化节日结构,加大节假日的供给测改革,适当增加节假日的数量。将春节假期从除夕延长至元宵节,加大假期的供给侧改革和假期供给,试点一周四天工作制。

坦率地讲,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节假日总量依然明显偏低,很多年都没有增加节假日,节假日总数和供给依然不足。全年法定节假日依然是11天,节假日总量没有增加,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依然放假难。

建议延长春节假期,将春节假期从除夕放到元宵节,将元宵节纳入法定假期,让全体中国人过一个名副其实、踏踏实实、有头有尾的中国年!

建议启动试点一周四天工作制,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广一周四天工作制。假如实行一周四天工作制,那么周五和传统的双休日可合并为一个不长不短的黄金周,对于拉动旅游消费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建议将国庆、五一的7天长假黄金周固定化,将元旦、清明、端午、中秋3天“小长假”也固定化,增加假期供给,不再通过调借双休日东挪西凑。

法定节假日安排是直接惠及民生的公共政策,也是一张考验政府公共服务和人文关怀的试卷,可以折射出政府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度和对休息权的保障水平。

春节什么时候开始算工作日(节假日数量该涨)(3)

延长春节假期,已经成为众望所归的美好愿望,也是近年来每年全国两会议案提案建议的持续热点,具有相当广泛的民意基础和民众共识。将春节假期从除夕延长至元宵节的建议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以前新华网曾对是否延长春节假期做过调查,95.49%的网民支持延长春节假期,其中,69.84%的网民支持春节假期为15天,20.99%的网民支持春节假期为10天。

将春节假期从除夕延长至元宵节,把除夕和元宵节两个重要的节日衔接起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让中国年的年味更浓。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也是13亿老百姓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从正月初一春节至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属于传统春节的范畴,每一个日子都充满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

加大对春节等节假日的供给侧改革和假期供给,可以充分尊重公民的休假权。劳动者不是只会劳动的机器,而是享有休息权的公民。尊重公民的休假权是宪法宣示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

建议将元宵节、重阳节列为法定节假日,将元宵节、重阳节这类传统佳节排除在法定节假日之外不甚合理。

节假日安排应当回归休息的本位。休假的本质是休息而不是旅游购物。假日问题不能单纯地算经济账,更要算权利账,休息是公民的权利。劳动者不只是劳动的机器,更是享有休息权的公民。

从长远看,解决节假日安排的纠结和休假难问题还是要真正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劳动者拥有自主安排休假时间的权利。在62个国家中,中国带薪休假的天数排倒数第三。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推行多年,但实施效果差强人意。据人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约为50%,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就较差。带薪休假成为不少上班族享受不起的奢侈品。

当然,法定节假日假期长短的设置,需要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考虑假期增加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生产经营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宜无动于衷长期不变,无视公众对增加假日数量的呼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