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指引是建立什么制度(工作指导要)
工作指引是建立什么制度(工作指导要)个别同志指导工作“指”得多而“导”得少,笔者以为,主要是官架子放不下来。在他们看来,上级领导或机关就是调查问题、掌握情况、强调政策、作作指示的,具体问题不可过多插手,下面的问题还是由下面自己解决,对此还美其名曰“解铃还须系铃人”。其次是不愿受那份苦累。毕竟手把手地教方法、肩并肩地一起干,要比动动嘴儿、说说理儿费神费劲得多。而且指导工作越具体,越容易出错,就像写文章多了容易出现错别字一样。出错多了,往往会让基层的同志觉得你没有水平。再次是有的同志确实缺乏具体工作经验。近些年,有的同志院校毕业不久就进了机关,基层工作经验太少。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充当“前导”解决基层具体问题,还真拿不出什么妙招。因此,与其“露怯”,不如“缩手”。各种问题表明,领导和机关干部指导基层工作,既要端正态度,又要提高能力。端正态度,就是树立领导和机关都是为基层服务的责任意识,树立“基层工作好、领导和机关工作才好”的全局意
“工作指导”,是工作中经常讲的词汇或话题。上级下基层,常常都是为了进行工作指导;工作组进驻,大都也是为了加强工作指导;下级对上级有期盼,盼的往往也是给予有力的工作指导。应该说,上级领导和机关干部由于把握大政方针更准确,工作经验更丰富,考虑问题更全面,对下级进行指导大都能取得较好效果。工作指导什么时候都不可或缺。
然而,在工作指导过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同志下到基层,“指”的比较多,而“导”的比较少,有的甚至只有“指”而没有“导”。这样的指导显然没有到位,基层单位获益与被指导的名分也不相称。笔者就得知这样一个单位,半年内上级来了几个工作组,可就是没能解决领导班子不团结的问题。问及原因,回答是,工作组的同志下来大都是问问情况、提提要求就走人。这就是典型的只“指”不“导”的问题。
指导工作,一方面是“指”,另一方面是“导”,或者说先“指”然后“导”。所谓“指”,就其字义来说,从“手”,即“用手指也”,通常用来指方向、指路径、指目标。引申到现在,“指”是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工作要有人指路,如果工作方向错了,那么一切也都错了。所谓“导”,其字义从“足”,就是迈开腿在前面引路,有“向导”“前导”之义。我们曾说“扶上马,送一程”,就具有“导”的意思。指导基层开展工作也是这样,在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之后,要以身作则带领基层同志落实好措施,教他们一步步地把问题解决好。
“指”和“导”,可以说二者是前引后跟、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如果注意不到这一点,那么指导工作就有可能变得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甚至有指手画脚之嫌;或者使得工作失去方向,变得漫无目的,即使产生一些效果也仅仅是一种短期效应。
个别同志指导工作“指”得多而“导”得少,笔者以为,主要是官架子放不下来。在他们看来,上级领导或机关就是调查问题、掌握情况、强调政策、作作指示的,具体问题不可过多插手,下面的问题还是由下面自己解决,对此还美其名曰“解铃还须系铃人”。其次是不愿受那份苦累。毕竟手把手地教方法、肩并肩地一起干,要比动动嘴儿、说说理儿费神费劲得多。而且指导工作越具体,越容易出错,就像写文章多了容易出现错别字一样。出错多了,往往会让基层的同志觉得你没有水平。再次是有的同志确实缺乏具体工作经验。近些年,有的同志院校毕业不久就进了机关,基层工作经验太少。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充当“前导”解决基层具体问题,还真拿不出什么妙招。因此,与其“露怯”,不如“缩手”。
各种问题表明,领导和机关干部指导基层工作,既要端正态度,又要提高能力。端正态度,就是树立领导和机关都是为基层服务的责任意识,树立“基层工作好、领导和机关工作才好”的全局意识,切实把解决基层问题当成分内事。只有树立这样的意识,才能有“迈开腿、当向导”的自觉,才愿意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就是一方面多学理论,尤其是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善于用讲话精神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坚持多向实践学习,特别注重向“老基层”和抓基层工作典型学习,向他们学经验、学招数,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结合不同单位的实际解决问题。总之,领导和机关干部职责很多,指导基层工作是重要职责之一,如果做不好、不合格,那么就是一个瘸腿干部,也就是不称职干部,对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作者单位:鞍山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