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安可以吃的野莱(90后农村娃的美食之旅第三章)

西安可以吃的野莱(90后农村娃的美食之旅第三章)新野的板面,采用纯正的河南面粉制作。熟练的师傅在和面的时候会反复揉搓,以达到面筋“丝丝相连”的效果!面粉的纤维经过揉搓、排列组合,形成了极其特别的效果,甚至可以在你的嘴巴里面跳舞!一般情况下,面馆还会加上一定的盐水和在面里面,这样的面条,即便在后期切条,甩成几米的面页,也都是不会断的,当然水平太次的除外。由河南的面粉制作出来的面条,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板面就是如此。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因为河南这里的小麦质量特别好,导致河南地区很多时候以面食为主。前一章我们讲到的河南烩面只是冰山一角,河南的面食是数不胜数的。除了烩面,还有胡辣汤、油条、窝子面、窝窝头、包子、猫耳朵等几千种面食吧。我们今天讲到的板面,首先是有着良好的面食基础的。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个地方,始终还是本地的东西比较好吃。本地的食材,本地的烹饪技术,总是可以给人地道的感觉。河南的小麦一般在秋收后播种,经过冬天的养分积累和春天的生长,就

西安可以吃的野莱(90后农村娃的美食之旅第三章)(1)

很多人对新野的印象是“火烧新野”,对于新野这个城市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实际上的新野就是南阳市下面的一个县,和“邓州市”差不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邓州市现在已经叫做“市”了,以前也叫“邓县”。在当地,比较让人回忆的就是当时在南阳汽车站或者是路边停车的地方,都会有卖票的在那里吆喝:“邓县的,邓县的走不走?”但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多见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现在已经有了市里面组织的公交车,还有动车,整体上大大的方便了两地人民的通行,所以这样的车现在也不多见了,基本上就是没有了。

西安可以吃的野莱(90后农村娃的美食之旅第三章)(2)

非常有意思的是河南的很多城市,比如:洛阳、开封、登封、郑州、南阳等,在古代的时候声名鹊起,充满着浓墨重彩的历史色彩,但是在最近这几年,除了一些特别有亮点的城市之外,全部没有了那么显眼的出镜了。究其原委,河南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的。这里没有那么多的矿产资源,所以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也是节节败退。拿南阳举例,在三国时期有“三顾茅庐”的典故,但是很神奇的是,三国之后,这里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历史人物了。可能是政策的倾斜,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什么原因我们就不管了,我们今天还是讲一讲当地的美食。

西安可以吃的野莱(90后农村娃的美食之旅第三章)(3)

因为新野这边的维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这边还是常年两季农作物为主。基本上就是一年两季的农作物,一般就是夏收和秋收。夏收一般都是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小时候我就时常在想:到底是谁发明的劳动节?劳动节不就是劳动者的节日吗?但是好像劳动节的时候好像所有的劳动者都还在干活。南阳地区更是热闹非凡,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个时候收麦子。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叫做“场”的场所。可能很多00后都不知道“场”是什么东西。其实作为90后,算是赶上了“场”最后一段的使用时期。“场”本来就是集体化的时候农民们同意打粮食、晒粮食的地方,往往都是统一组织,集体分工的。我小的时候有幸还赶上了一波。大概是九几年的时候,当时的机械化还没有完全普及,幼小的我就开始拿着镰刀上地干活了。现在的00后,很多甚至分不清麦子和韭菜到底有什么差别,在我们那个年代可是一件比较丢人的事情。5岁左右的时候,我就去割麦子,当时的社会是没有自动的割麦机的,只有人工去干活,现在的农民为什么还是如此的珍惜粮食?说实话还是都从苦日子里面过过来的。割完麦子之后,我们会到“场”里面去打麦子,这个时候还是在用那种拖拉机带动的打麦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时候已经没有这样的打麦设备了。

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因为河南这里的小麦质量特别好,导致河南地区很多时候以面食为主。前一章我们讲到的河南烩面只是冰山一角,河南的面食是数不胜数的。除了烩面,还有胡辣汤、油条、窝子面、窝窝头、包子、猫耳朵等几千种面食吧。

我们今天讲到的板面,首先是有着良好的面食基础的。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个地方,始终还是本地的东西比较好吃。本地的食材,本地的烹饪技术,总是可以给人地道的感觉。河南的小麦一般在秋收后播种,经过冬天的养分积累和春天的生长,就生长出粒大饱满的麦子来,即便是麦子本身,仅仅是晒干,吃起来也都是麦香浓郁,充满阳光和露水的自然气息。

西安可以吃的野莱(90后农村娃的美食之旅第三章)(4)

麦子经过晒干、打磨之后,就是雪花一样洁白的样子了。河南的面粉含有大量的纤维,吃起来劲道无比。由河南小麦面粉蒸出来的馒头,入口软绵绵的,就像棉花一样。嚼起来劲道爽快,甜若甘饴。即便就是单单吃馒头,什么菜也不就,就是一种非一般的感觉。

由河南的面粉制作出来的面条,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板面就是如此。

新野的板面,采用纯正的河南面粉制作。熟练的师傅在和面的时候会反复揉搓,以达到面筋“丝丝相连”的效果!面粉的纤维经过揉搓、排列组合,形成了极其特别的效果,甚至可以在你的嘴巴里面跳舞!一般情况下,面馆还会加上一定的盐水和在面里面,这样的面条,即便在后期切条,甩成几米的面页,也都是不会断的,当然水平太次的除外。

“板面”,顾名思义,就是要把面狠狠地摔在板子上面,一次一次地反复甩!达到劲道十足的效果!

传说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张飞有一次呵斥他的炊事班班长:“我们现在就没有什么厨艺了吗、怎么天天都是吃这样的东西,一点味道都没有!”班长听了之后很是郁闷,于是就将面团狠狠地摔在了一块石头上面,后来开饭的时间就要到了,厨师将面条拉成条状,再将其在羊肉汤里面煮熟。谁知道张飞吃了之后赞不绝口,从此“板面”的称呼和做法就流传开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已经无迹可寻了。

但是,板面的做法却是一直流传了下来。不知道板面的人,可能还以为板面有点像拉面,其实实质上两个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

拉面和的面一般是比较软的,有很多吃“毛细”的吃客,是追求面条的顺滑,但是板面却不一样。做板面的师傅往往都是会把面和的硬一点,做板面的时候,一般会用一个铁片刀刓下来一块面团,然后慢慢甩开,甩开之后,就是一边拉,一边使劲摔在铁皮餐桌上面。有的师傅还会用两只筷子撑在面条的两端,然后更加用力摔面!最开始的面板木制的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面板都是不锈钢板为主了。

西安可以吃的野莱(90后农村娃的美食之旅第三章)(5)

板面摔出来之后,丢在一旁的锅里面进行炖煮。碗中打底的是爽脆的豆芽和时令青菜,将雪白的面条倒进碗中。然后再浇上炖煮了很长时间的羊肉汤,最后再淋上每一家店的看家本领:红烧羊肉浇头,撒上香菜末和蒜苗末。一碗香气扑鼻的新野板面就完成了!

吃新野板面,先喝一口清汤。一口下去,原本口干舌燥的口腔,霎时间涌进一股暖流!羊肉汤的鲜美,夹杂着蔬菜的清爽、面条的绵柔厚重、以及浇头的丰富滋味,沿着喉咙直达胃部!

真的香!

吃一口面,夹杂着羊汤的面条顺滑无比,直接可以吸入口中!细细咀嚼,混合着蔬菜、香料、羊肉……还有什么美食可以做到这样的状态呢?夹一大块羊肉入口,然后再就一瓣蒜……简直就要上!天!啦!就这一顿吃,再难搞的食客也不得不伸出大拇指!

如果说南方的车仔面是至柔之作,可能板面就是至刚之作!

南阳地区厚重的文化气息、淳朴热情的风土人情、历史悠久的农业文化,孕育出不一样的美食文化!

怀念家乡味道的,我推荐板面油辣子!辣子,是板面的灵魂!

西安可以吃的野莱(90后农村娃的美食之旅第三章)(6)

每次回去,我都会时不时吃一碗板面,板面里面蕴藏的,是人生滋味!

不爱打广告,但是有一说一,回民朋友们在用料方面是无可匹敌的。大块羊肉,大碗的面,一大碗也就只要十几块。倘若有一天你有时间,到南阳市邓州团结路西寺口,你会感谢我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