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奥德赛混动版如何:混动多面手 广汽丰田赛那
本田奥德赛混动版如何:混动多面手 广汽丰田赛那外观部分我们可以不分出高下差异,但拉开车门看内饰,设计年代带来的风格差异自会一目了然。咱们首先看曾经这辆2017款的平行进口Sienna LE(算是全系次低配,但裸车价高达52万元),高情商地说,这是21世纪典型的“美国家用车”内饰(事实上北美目标消费群体对这种工具化产品的内饰追求确实不高),低情商地说,这车无论是上手摸,用鼻子闻,还是哪怕直接打眼一看都是溢出屏幕的廉价感——随手可及皆是塑料、储物空间取之不尽,但每次开盖都不免担心塑料件是否还能关回原位、杯架多但没有一处限位,所有水瓶都在车里左摇右摆等等等等……你可以说不能将原生市场的问题怪罪于产品,但事实上这辆车曾多年占据我国平行进口车销售的主力地位,也曾有不少与我家一样的消费者或是头脑发热、或是听信蛊惑选购了这辆生产于北美工厂的所谓“奶爸车”。我作为前平行进口Sienna、现本田奥德赛混动车主,相信对这两款新车一定有更深入的体会。我相信
作者 —— 咖加用户:笛小凡
曾经叱咤平行进口市场的Sienna国产了,咱们拿来比一比!
在我的印象里,MPV这个产品形态曾是由“商务车”三个字承载的,很少有人会将其与「家用」联系起来。因十几年前的那辆三代奥德赛(RB1),我小时候总会听到亲戚朋友们对我的父母提出请求:“因一起回老家的人多,想换一下你家的那辆「商务车」用几天。”
毫不夸张地说,MPV车型在2021年赚足了眼球,常青树奥德赛和其姊妹产品艾力绅凭借中期改款续命。而曾经被各路大V吹捧的、此前仅平行进口销售的丰田Sienna新款混动车型也终于登陆,由广汽丰田生产并正式定名「赛那」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从预售、上市公布售价开始,赛那就一直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各路经销商放出加价动辄5万元以上的风声,再是网友从满怀期待到乱言唾弃的口碑崩塌,最近似乎还传出因销售局面不佳即将优惠销售的声音。
我作为前平行进口Sienna、现本田奥德赛混动车主,相信对这两款新车一定有更深入的体会。我相信很多人打心眼里觉得这俩车差着级别压根不配比,那咱们这次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讲讲这两款车相互之间、与各自上一代产品的改变与优劣,也和大家分享我家的换车经历,望给大家一个全面的选车参考。
「风格设计」事实上,MPV车型一直以来在“形象”层面都是吃亏的,前一个时代可以说不满足公众对“三厢轿车”形态的需求,那在最近的一个时代也不能给予用户如SUV般“高大威猛”的主观印象,很多消费者也会道听途说地表达“MPV开着像司机”,并借此放弃了可能是最适合自己使用需求的产品。而我个人一直以来对看着窄高、鼻子短、轮圈小、地台低的“面包车”造型情有独钟(代表车型:丰田Haice、Alphard、本田奥德赛等)。第五代日版奥德赛一改前几代类Wagon的体态,胖乎乎地登场,这辆车在当时深深打动了我,我觉得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看的一代奥德赛,同时也是全球挂“Odyssey”标的汽车产品中最秀气的一位(说的就是美版Odyssey,外观远没有日版令我满意)。
赛那的造型实际上与我喜欢的MPV形态还是有所差异,过于宽大的身躯很大幅度削弱了其视觉层面的“高大感”,同时其过于臃肿三围尺寸也着实难以将其和“秀气”二字产生关联,但不管怎么说,赛那还算是保持了MPV车型应有的车型轮廓,既不会像全新起亚嘉华那般看起来给人以SUV和MPV的杂交感,也不会如大众威然、现代库斯途、奔驰R级那类SUV衍生产品般带着浓浓的拉皮味儿。
外观部分我们可以不分出高下差异,但拉开车门看内饰,设计年代带来的风格差异自会一目了然。咱们首先看曾经这辆2017款的平行进口Sienna LE(算是全系次低配,但裸车价高达52万元),高情商地说,这是21世纪典型的“美国家用车”内饰(事实上北美目标消费群体对这种工具化产品的内饰追求确实不高),低情商地说,这车无论是上手摸,用鼻子闻,还是哪怕直接打眼一看都是溢出屏幕的廉价感——随手可及皆是塑料、储物空间取之不尽,但每次开盖都不免担心塑料件是否还能关回原位、杯架多但没有一处限位,所有水瓶都在车里左摇右摆等等等等……你可以说不能将原生市场的问题怪罪于产品,但事实上这辆车曾多年占据我国平行进口车销售的主力地位,也曾有不少与我家一样的消费者或是头脑发热、或是听信蛊惑选购了这辆生产于北美工厂的所谓“奶爸车”。